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0日 · 」只要上網,就可以查到無數關於憂鬱症的資料。開始去看自己是不是有上面所言的「症狀」,而自己也好像很符合「憂鬱症狀」,常常遇到了一些挫折,就心情不好、吃不下、睡不著、煩惱到很難做決定、想著事情會解決不了、似乎沒什麼希望的感覺。

  2. 2022年11月22日 · 隨著社會對於憂鬱症有更多的認識,我們開始知道,不要跟憂鬱症的人說「你要加油」、「別想太多」或「看開一點」等等的話,因為我們知道任何外界的正向思考,只會造成憂鬱症患者的負擔,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 2021年1月26日 · 「我覺得我要完蛋了」、「我活不下去了」、「我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話不只是單純的情緒低潮發洩,而是憂鬱症患者每日上演的真實心聲,當他們有這些念頭時,代表悲傷、絕望的情緒已達臨界點,即使用盡了一切方法,依然無法排除痛苦,最後選擇自殺

  4. 2024年1月15日 · 檢視自己有憂鬱症相關症狀時,除了調整生活作息,也可考慮醫療協助,藉由抗憂鬱藥物來情緒穩定、改善睡眠品質,並視情況穩定後接受心理治療,學習放鬆、壓力管理、認知行為等技巧。

  5. 2022年5月27日 · 這裡提供簡單的憂鬱症量表供讀者自行檢視,如果左欄的敘述出現的越頻繁,就越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提醒您,量表不是診斷,如果懷疑自己有憂鬱症,仍舊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釐清! 憂鬱症量表,摘錄自董氏基金會網站。

  6. 2023年12月31日 · 「我們遇到這種個案,就是想辦法跟他『夥伴化』。」李正達說,也就是讓患者知道自己人陪的,並從討論中找出新的解決策略,對於以偏概全的情形,就會協助將事件拆解、階段性完成。

  7. 2023年9月29日 · 1.情緒方面: 例如沒有活力,或本來喜歡的事現在不想做了。 2.想法方面: 覺得沒有用、負面情緒上升、覺得自己沒價值、未來沒希望等。 3.身體方面: 體力變差、食欲及睡眠變不好等。 老年憂鬱與成人憂鬱最大不同在於,老年人更難表達自己變不好,但他們對於憂鬱狀況所造成的身體病痛,可以感受明顯強烈,較易說出口,因此,家人朋友可透過詢問身體狀況來察覺是否有憂鬱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