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思覺失調症測試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9日 · 思覺失調症起源於「大腦生病了」,為了讓大眾更瞭解思覺失調症,台灣精神醫學會舉辦照護心起點記者會,分享思覺失調症的15大前趨期症狀,鼓勵民眾透過簡單評估,及早發現大腦生病警訊,進而勇敢就醫,把握發病最初的5年黃金治療期,參考國際 ...

  2. 2024年5月24日 · 生活. 2因素常使「思覺失調症」延誤就醫、中斷治療!. 專家推1方法助穩定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A同學就讀中部升學率優異的高中,但高三時升學壓力大,思覺失調症病發,被迫停止學業住院治療,住院期間規律服藥症狀漸漸穩定,但 ...

  3. 2023年3月6日 ·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妄想(堅信的錯誤信念,常見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聽幻覺(耳朵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多是人聲)、混亂的言語及行為,還會有其他負性症狀(人際退縮、表情淡漠、自我照顧功能喪失)、認知功能障礙和情緒症狀等。 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穩定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能有效改善症狀。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這些症況容易造成患者現實感混淆,長期甚至會造成大腦功能喪失,而思覺失調症無法純靠抽血或影像檢查診斷,需要精神科醫師藉由臨床會談診斷出,且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

  4. 2024年4月24日 ·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王紹丞醫說明,思覺失調症好發年齡約20至40歲,國內發生率約千分之三,目前國內患者約有14萬人,思覺失調症好發原因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失調,造成大腦結構萎縮影響功能,但引起失調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 ...

  5. 2023年3月6日 · 陳柏安表示,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的慢性疾病,多發病於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率佔總人口約1%。. 症狀包含妄想(堅信的錯誤信念,常見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聽幻覺(耳朵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多為人聲)、混亂的言語及行為,以及其他負 ...

  6. 2023年10月10日 · 第一作者住院總醫師鄭楚玄指出,這一發現顯示了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群在診斷癌症之後,死亡率卻比一般人群高。 可能原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較晚被診斷出癌症,導致癌症診斷時已相對晚期,抑或是在診斷之後未能接受適當之癌症治療,而導致死亡率較一般人群高。 這項研究也另外針對台灣四癌篩檢中的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進行分析,顯示此四種癌症在思覺失調症及一般人群中診斷後死亡率的差距大,推測可能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癌症篩檢率較低。 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深入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診斷後死亡率較高的潛在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癌症篩檢資源使用不均之現象。 通訊作者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郭千哲表示,這項研究顯示了全國大數據資料在健康研究中的重要性,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預防與治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7. 2023年8月3日 ·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的研究團隊,利用國內的思覺失調患者的健保資料庫進行死因分析;結果發現用於治療頑固型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氯氮平(Clozapine),雖作為最後一線抗精神病藥物,但分析發現,該藥針對全死因、自然死因和自殺死亡的風險都能下降。

  1. 思覺失調症測試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