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正规职业中介机构是通过让求职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优势,提高求职者的求职力的方式去帮助求职者拿到offer,但其实靠的也是你个人的努力。 严防招聘诈骗陷阱. “包括工作公司的主体名称,以及你的工作内容。 在刚进公司的时候,你的薪资和工作内容肯定都是和offer是一致的。 如果说你刚进公司就不一致的话,那肯定公司是存在违规操作的,那肯定是有踩坑的嫌疑。 ”曹琳表示一般校招的流程,最后面试通过之后,企业是会给你发offer的,offer上会有一个明确的薪资。 遇到“活少钱多”“轻松钱来”“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避免“踩雷”“掉坑”。 严防“猫腻”合同陷阱. 求职者在初次找工作时,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也是非常重要的。

  2. 2024年3月14日 · 当前,正值高校春季招聘会的举办高峰期。. 最近一周,2024年“湖北百校联动”江城六校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学校举行,近7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吸引了众多应往届毕业生参加。. 连日来,长江云新闻记者 ...

  3. 2021年5月11日 · 当前毕业生找工作的两个主要渠道为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求职,急需拓宽求职渠道。 建议高校与政府合作打造公共就业智慧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的招聘求职、笔试面试以及特定岗位职业技能岗前培训等相关服务,提升疫情常态化 ...

  4. 2024年5月26日 · 教育部在近日的提示中这样说:高校毕业生要擦亮识别骗局的“慧眼”,掌握防范陷阱的“招数”,遇到“活少钱多”“轻松钱来”“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信息和“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谨防“踩雷”“掉坑”。 带着走捷径的心理,等来的不一定是“馅饼”,更容易是“陷阱”。 高价买来公共信息,付费买不来真才实学. 如果大学生付费了,真能获得这些机构承诺的服务吗? 李浩然找工作也非常不顺。 着急的他,遂病急乱投医地花了3.68万元参加了机构的一个计划。 中介向李浩然保证,3个月拿到工作录用书。 这3个月里,李浩然享受到了机构承诺的“专家讲课”――讲授的内容包括面试和简历投递过程中的技巧等,但李浩然发现,这些内容实际上与公共平台上发布的学习资源和技巧没什么差别。

  5. 2017年8月6日 · 你的简历做得好,你的表现真诚有礼,你有一些赢得考官好感的言语或举动,都会为你的求职加分,但是必须知道,仅靠这些绝对不足以得到一份好工作。 一个正常的单位招聘员工,最看重的一定是应聘者的专业素养。 他能不能胜任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一个正常的决策者绝不会因为一两个美好的举动而聘用一个无法胜任工作的人。 同样的,如果你确实具备工作能力,人家对你未来的贡献有美好预期,那么,面试中有一点点小失误小差错,都是比较容易被原谅的。 有一个关于多年前微软招聘中国公司总经理的故事被讲过很多次,到现在还在流传。 说有三个人进入了那场面试的最后一轮,当时面试现场没有准备椅子,但每个应聘者进来,考官都会说:请坐。 前两个人都茫然地选择了站着说,而第三个人——就是著名的吴士宏,聪明地出去搬了把椅子进来。

  6. 2024年3月26日 · 记者在招聘网站上看到,有部分公司在公开的招聘信息内直接写明:“岗位要求最近离职空窗期3个月内”“近段工作空窗期不高于5个月”“工作的空窗期不能超过3个月”等要求。

  7. 2024年5月16日 · 首先是学历问题,父母不希望她本科毕业就工作,希望她继续读研。 “他们担心本科生求职没有优势,发展前景受限。 ”其次,父母希望胡夏考公务员或当教师。 “在他们眼里,稳定性高的工作一般社会地位也高。 而创业、自由职业在父母那儿是‘冒险举动’,不敢跟他们提起。 今年24岁的罗翰是广东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与父母在工作地的选择上还没达成一致。 罗翰觉得,年轻时在外闯荡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见世面,但他的父母觉得,在老家工作不仅熟悉环境,还能与家人相互照应。 数据显示,83.1%的受访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观念上与父母存在分歧,其中15.3%的受访应届毕业生直言分歧很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四线城市受访应届毕业生(85.4%)与父母存在求职观念分歧的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