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怎麼逃脫這種推銷心理手法?. 如果是自己真的不想要的東西面對強迫推銷時千萬不要拿起任何東西推銷員要硬塞也千萬不要拿並重複不要不要不要」,不用去跟推銷員說這個可能不需要」,或是不好意思不需要」;因為要打破擁有 ...

  2. 2022年11月14日 · 有很多方法可以與親友討論你的感受如果你不習慣面對面可以嘗試發送訊息。 重點在於,把你的感受發洩出來,而不是把它藏在心裡。 談論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透過與親友的對話來理解它們並從失敗中找尋意義這對於建立心理韌性和增加繼續前進的動力特別有效。 完全避免失敗是不可能的,但建立起強大的心理韌性,可能會幫助你在下一次遭遇失敗時更容易克服它。 即使只是嘗試上述 3 種方法的其中一種,也會對你未來應對挫敗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1.參考文獻: Specificity and overlap of attention and memory biases in depression. 2.參考文獻: What Is Resilience?

    • 對人感興趣。很多人告訴我:「我就是不喜歡人。」這樣的說法讓我很震驚,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最棒的記憶全都是與他人共度的時光,而生活中最大的滿足感之一,也是根植於與他人的關係及被他人所愛的感覺。
    • 用心記住重要資訊。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天生擅長記住姓名和日期。但是,有記住他人資訊的人,往往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強大的人際關係。如果你一段時間沒有見到某個人,之後遇到他,還記得他妻子的名字,或者記得他的父親正在接受疾病治療,雙方就會自動變得更加親近。
    • 加深對人們的生活、興趣和職業的了解。這在工作中尤為重要。一定要記得,多數協議都是在建立起親切友好的關係之後才達成的。如果你準備和公司的董事長見面,可以試著先去了解他的一些情況;如果你想給朋友一個驚喜,那就著手去研究;如果想為家人的生活帶來歡樂,那就要去參與他們感興趣的事─這需要時間和意志力,請時常打電話給家人和朋友,不要和他們失去聯絡,只要付出小小的努力就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 避免批判。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我們常常一見到別人就開始進行判斷、分析和分類。這可能是一種防禦機制,或者僅是一種下意識的心理過程,試圖避免自己的內在發生衝突。
  3. 2023年9月20日 · 1.不用身體紅綠燈而要以積極同意代替拒絕 相信家長們一定看過身體紅綠燈的學習單被視為教孩子辨別隱私部位及身體界線最淺顯易懂的方法紅燈代表任何人都不能碰的部位黃燈是經過同意才能碰觸的部位綠燈則是普通朋友可碰觸的部位

  4. 2019年4月11日 · 1.鼓勵與傾聽. 身為照顧者或親友你可以適時的鼓勵以及陪伴讓患者感到有人支持有時最簡單的傾聽」,就是最有幫助的事情。 很重要的是,雖然鼓勵患者是好事,但不要表現出錯誤的樂觀情緒,或告訴癌症患者應該保持積極態度。 經歷癌症對於患者本身是艱難的過程,過度樂觀與正向會讓患者感到不被理解與承受極大壓力。 2. 幽默的談話. 些許的幽默是一種重要的應對方式,因為笑可以幫助緩解壓力。 3.避免談論患者的外觀. 如果患者看起來情況很好,那可以讚美他們,讓他們知道。 但當看起來不那麼好時,就應避免發表評論,例如「你看起來很蒼白」或「你又瘦了」。 4.避免分享身邊親友罹癌的案例與偏方.

  5. 2022年11月22日 · 1 狀況讓親師溝通成雙面刃. 家長與老師:互相信任、彼此安心. 親師溝通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狀況一:孩子在校與人衝突. 狀況二:孩子無法負擔作業時. 家長放心、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 「老師,我小孩在學校有沒有朋友? 」、「老師,我孩子上課專心嗎? 」老師常常收到來自不同家長訊息,無論是透過聯絡簿、LINE 訊息或是電話。 源於對孩子擔憂,多數家長都會選擇與老師密切聯繫,以便了解孩子狀況。 不過如果家長常常選擇自己跟老師溝通,可能需檢視 2 個問題 : 常跟老師溝通,是否相對減少孩子「自己」與老師溝通機會? 溝通過程中,是否善用親師溝通技巧、達到溝通效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1 狀況讓親師溝通成雙面刃.

  6. 2023年4月7日 · 3.讓孩子學著自己承擔後果. 讓他們知道錯誤行為必須付出代價,例如孩子不吃飯玩食物,當下就沒收食物讓他承擔餓肚子下場。 愛搶別人玩具,直接取消他今日玩玩具權利。 如果爸媽決定使用這種方式,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釋清楚後果將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明確警告。 4.限制孩子喜愛事物. 爸媽一定知道孩子最喜歡活動或事物,只要限制這些事,對孩子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處罰,例如取消玩平板時間、不可以吃點心、不能跟同學出去玩等。 5.對不好行為開罰單. 如果孩子年齡足以使他明白好行為會有獎勵含義,那麼他也就會懂得自己要為不好行為支付罰金。 通常5歲以上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錢獎懲方法,孩子們非常渴望能夠用自己錢去買玩具,所以這種方法也相當有效。 文/MamiBuy 媽咪拜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