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7日 · 遺物不只是裝載著對亡者的回憶,保存著亡者的聲音 第一個故事,一位婦女聽長輩說丈夫去世後,一定要把衣服燒給他,免得他上路辛苦。所以在丈夫去世的那一天,她連忙把衣櫃的衣服全搬出來,通通燒掉。後來,她對家人說她失眠。

    • 需要與人融合,感受到安全與支持
    • 渴望從安穩的關係,獲得修復與替代性的安全感
    • 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在幼兒發展階段,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養育環境,則孩子多能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也就是就算照顧者不在身邊,孩子也能有安心感;知道照顧者就算不在身邊,也是在某個可預測的地方,不會過度恐慌害怕。容易情感焦慮的人,往往缺乏客體恆存的認知,導致他們在看不到人時會容易不安,而他們與人融合的方式,有時需要全面掌控或完全透明的關係狀態,才能讓他們稍微安心或感覺被愛,卻讓伴侶感覺窒息。

    在我許多情感諮商的經驗裡,個案往往都是要不到愛的一方,因此一直跑來問我怎麼改變另一半、讓另一半成長。因為他們身上的匱乏感太過強烈,一直渴望別人愛他,而將雙眼執著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著另一半變好之後能更穩定地愛他。 談到這兒,你可能會好奇,究竟擁有成熟自我感的人,具備些什麼特質呢?我一樣條列出以下 3 種情形,讓你體會之間的差異性:

    你不會因為他人的離開就感覺生命索然無味,也不會因為沒人陪伴就感覺人生黑白,你就是充滿光芒與色彩的存在。 相信現在,你已經理解自我感穩定與否的差別。自我感不穩定的狀態,會讓你將全副心思都關注在對方的行為反應上,因此你要練習將眼光回到自己身上,給出自己讚賞和肯定,向內探索自己,與自己共處,並且練習給予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你就能逐漸成為擁有成熟自己的個體。 當然,對於討好對方的行為,你一樣要去看顧自己背後的焦慮,理解內心深層的恐懼,並練習睜開內心之眼,好好看見對方的愛,也好好看見你的價值,不要總被不安的情緒綁架。 (本文整理、摘自《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三采文化出版 )

  2. 2020年6月15日 · 情侶吵架很常見,意見不合多說兩句就吵起來,吵到後面有人奪門而出,但起點是一件小到忘了是什麼的事。情侶之間的不合,我通常會建議對方先溝通,請見與對方相處的原則。 可是這件事在婚姻當中更困難了。夫妻有更多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你有了小孩,有一陣子可能老公做什麼都惹你不開心。

  3. 2020年6月18日 · 以下摘自部落格留言區提問: Q1. 想請教大魔王,如何不把溝通變成抱怨? 即使把對自己對關係的期待講出來,對方還是聽起來像是抱怨,問題出在哪?還是其實不能期望對方會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做? 答:你說了你的期望,下一步是問對方的期望(這是溝通),不是說了自己的期望後問,你怎麼都 ...

  4. 2020年8月14日 · 雖然 AA 制是一種公平、獨立的展現,但分得太過清楚所造成的界線感,卻也容易造成彼此感情的裂縫。 Dear Alice: 首先,請讓我為妳起立鼓掌一番!畢竟有太多女孩子在交往前和交往中,總是很自然地認為「是男人就該請客付錢」,所以上館子吃飯,每當侍者送上帳單,原本笑得花枝亂顫的她們 ...

  5. 2019年7月10日 · 不當思維模式 3:合理化,迴避、否認問題. 這是一種弱化反應,比如不去感覺,只是試圖否認一些事情,即使是對我們自己。. 比如讓情緒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允許自己產生任何反應。. 在很嚴重的事情面前欺騙自己,這種迴避和否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

  6. 2018年6月27日 · 我問為什麼? 他說在第一家公司不被重視,老闆太無能;第二家公司的同事太機車,經常刁難;第三家公司離家太遠,每天趕打卡都快崩潰了。 一開始我聽得進去,但後來越想越不對了,誰在工作中沒受過氣啊? 做不出成績,不會有人在意你的心情. 每天準時出勤上班,收到任務做出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難道不是每個人的工作常態嗎? 公司本來就是一個強調社會性而不是個性的地方,真的沒有必要這樣埋怨。 現在有很多公司對待員工的方式,感覺像是對待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搞得很多人每天去上班之前,都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可是我發現,其實並不是那些公司的價值觀有問題,問題出在 部分員工身上,他們對待工作的方式,就像是一個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