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2日 · 「生命這麼痛苦,結束有什麼不對? 」心理師:有人跟你說想自殺,做一件事就好. 線上療心室 撰文者: 吳姵瑩 2019-10-22. 親愛的,最近有個大學生私訊留言,我想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讓大家更認識心理學上怎麼看待「自殺」這件事。 (已徵求當事人同意刊登與回應) 留言如下: 「大家都說,有困難要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對於自殺大家都是賦予一個錯誤、不贊同的立場。 但我反而覺得自殺沒甚麼理由反對的, 我覺得自殺可以解決的問題很多,欠錢自殺就沒有問題了、生病自殺就沒有病痛了、吸毒自殺就少了社會傷害也不用痛苦、經濟壓力課業壓力很大自殺就也通通沒了 ,就像吵架的兩個人,只要一個人先離開架就不會繼續下去了。 有人說自殺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我想想自殺會帶來甚麼問題?

  2. 2018年11月2日 · 好友,還有自己想要怎麼死? 前面我提到一些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害我喪命的事故和意外,還說因此現在上了年紀,變得小心謹慎許多,覺得沒那麼容易死掉了,但現在又覺得這話實在有點太傲慢了。

  3. 2019年1月31日 · 你不是因為人生不好才抱怨,而是太多抱怨才讓你人生過得不好. 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斑馬 2019-01-31. 沒人愛聽你的碎碎念好嗎. 那些愛碎碎念的人,把所有的壞情緒都一股腦兒地倒給你,. 只有兩個原因: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你的感受;他們覺得你的 ...

  4. 2020年7月28日 · 面對死亡的到來,要如何以最舒適、無痛無病的方式離開,在老年化漸趨嚴重的台灣,是至關重要的課題。 走在生命最後一哩路上,有人希望能得到最完善的醫療;有人則希望回到熟悉的家中,等待離世的一刻到來,而此文作者

  5. 2020年5月29日 · 專家帶你看懂「好好」的三個方式:安樂死、預立醫囑、安寧緩和條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萬子綾博士、黃淑君、楊婷雅、蔡麗瓊、楊香容、鄭惠文 2020-05-29. 萬一面臨病危時,你和家人對於要不要急救有共識嗎?. 這件事常在 ...

  6. 2017年4月28日 · 答案:都不是! 在面對憂鬱症患者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三不守則」,讓憂鬱症患者身旁的家人親友一起幫忙趕跑小鬱!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的話。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都是他的錯」或「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的話。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 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圖片提供:圓神出版社) 除了三不守則之外,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六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關心. 如果你身旁的家人或親友罹患憂鬱症,相信你一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鼓勵或陪伴他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 或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他尋找其他療法。 不過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對方的憂鬱情緒中。 多多關心被小鬱亂入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7. 2022年12月7日 · 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 「你怎麼不乾脆去啦!. 」當我強迫症最嚴重的時刻,家人對我說了這句話。. 我從小容易焦慮不安,每一件小事都會思考很久,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上了高中後,強迫症開始明顯地困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