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資遣費計算方法: 離職前六個月的「實領薪資」 ÷六個月之總日數(含假日)× 30 =月平均工資. 若工作未滿6個月,則將工作這幾個月的實領薪資總額 ÷這幾個月的總日數(含假日)×30,就是月平均工資。 所謂實領薪資總額必須含每月的加班費、全勤獎金、績效(工作)獎金、固定發放的伙食津貼、交通津貼、駐外津貼等,而不光是底薪;但年終獎金除非契約上有註明每年固定為14個月薪資,否則與三節獎金、紅利一樣,都不能算入薪資總額裡。 實領薪資總額是:還沒扣掉勞健保費前之金額。 六個月中其中如果有一個月有「請傷病假或留職停薪的不能算」,需再往前推一個月,但請事假有被扣薪的月份需照算。 「勞退新制」資遣費: 「做滿一年,給半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年資再久,最多也只能給到6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而已。

    • 勞保年資查詢及如何查詢個人勞保投保資料
    • 勞工退休金計算
    • 勞保退休金計算方法

    個人查詢投保資料之方法: 1. 以勞動保障卡透過自動櫃員機(ATM)查詢:被保險人可攜帶身分證及其他可辨識身分的證件正本(如駕照或IC健保卡)及印鑑(如係換卡者需帶原有印鑑),向勞工保險局合作之金融機構(土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玉山銀行及第一銀行)申辦勞動保障卡,即可透過發卡銀行的自動櫃員機(ATM)查詢、列印按異動日期先後順序的最近6筆勞保異動資料(含加保、退保及投保薪資調整)及勞保總年資。(已申辦勞動保障卡者,必須與原發卡銀行簽署書面同意書,同意勞工保險局提供勞保資料給銀行,始可透過發卡銀行的自動櫃員機(ATM)查詢。) 2. 以中華郵政金融卡透過郵局實體自動櫃員機查詢:被保險人如擁有中華郵政金融卡,可至全國各地中華郵政申請並簽署同意書,同意勞工保險局將其個人的勞保資料提供給中...

    勞工退休金係為保障勞工年老退休生活,不宜太早提領,爰規定請領年齡為60歲。 1. 勞工年滿60歲,工作年資未滿15年,應請領一次退休金 2. 其工作年資滿15年以上,應請領月退休金 3. 勞工領取退休金後若繼續工作提繳,得距前次請領退休金滿1年後請領續提退休金 4. 另勞工如於請領退休金前死亡,可由遺屬或遺囑指定請領人請領一次退休金 5. 又勞工未滿60歲惟喪失工作能力者,得提前請領勞工退休金。 認識勞退新制 上述請領一次退休金、月退休金、續提退休金或提前請領退休金時,應由勞工本人提出;勞工死亡時,應由勞工之遺屬或遺囑指定請領人請領退休金,無須透過事業單位或雇主提出申請。詳細請領種類請參考:請領勞工退休金 1. 計算公式 1.1. 雇主提繳金額=月提繳工資/30×提繳天數×雇主提繳率 1.2...

    要注意這個跟上面的勞工退休金是不一樣的,勞保老年給付可申請的條件: 1. 投保滿一年,男性滿60歲or女性年滿55歲退職者。 2. 投保滿十五年,年滿55歲退職者。 3. 投保滿二十五年,年滿50歲退職者。 4. 在同一投保單位投保滿廿五年退職者。 5. 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特殊性質之工作滿五年且年滿55歲退職者。  勞保老年給付基數計算的重點: 1. 投保前15年1個基數 2. 投保後15年2個基數 3. 60歲以後每年增加1個基數 4. 60歲以前最多可以累積45個基數 5. 60歲以後最多可以再累積5個基數至50個基數 平均薪資計算方式以申請退休該月之前36個月之投保薪資,除以36為其平均投保薪資: 1. 退休金=平均薪資*基數 2. 所以假設:我從25歲開始保勞保想要55歲退休 3....

  2. 累進差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因為稅率是級距式: 52萬以下是5% 52萬1元起到117萬則是12% 117萬1元起到235萬則是20% 235萬1元起到440萬則是30% 440萬1元起到1000萬則是40% 1000萬1元以上則是45% 這並不代表52萬的人是繳 520000x5%;而 52萬1元 就得繳 520001 x 12%,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多出的 1元造成的差距也太大了,52萬1元所需繳的稅是: 520000x 5% + (520001-520000)x 12% . 也就是超出52萬的部份才課12%的稅,52萬以內的是課 5%的稅。 以 117萬為例,要繳的稅等於: 520000x 5% + (1170000-520000) x12%

  3. 首先我們先了解報稅試算的幾種方式有哪些自103年度起夫妻的薪資或各類所得可以選擇分開計算稅額由納稅義務人合併報繳因此有下面的計算稅額方式: . 夫妻綜合所得合併計算納稅義務人本人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納稅義務人配偶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納稅義務人本人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算。 納稅義務人配偶的各類所得分開計算。 因為每一個申報單位的所得資料都不一樣,需要經過計算以後,才能決定那一種方式最有利,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選擇用自然人憑證來報稅,因為上面的算法裡面都有,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比較那一種試算對我們最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麼計算要申報的所得稅: 各類所得合併申報:這種試算應該是最基本款,不過,除非特別情況,否則,一般夫妻在合併申報的時候都不會用這一種,為什麼呢?

  4. 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 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只能選擇一個來計算那一種比較划算呢?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家庭應該都是使用列舉的方式,因為列舉出來的金額,通常都是比標準的來的多。 標準及列舉扣除額一覽表. 列舉扣除額試算表. 提供所得稅報稅如何申報及試算,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相關資訊

  5. 其實它的計算公式相當的簡單。 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體重計算公式. 根據統計約百分之四十二的人覺得自己過胖需要減肥。 在從事真正的減肥計劃前,最好先有標準體重的概念,如果要求自己太多,往往造成影響心理層面的不良效果。 依據不同身體質量指數,我們可以看出自己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 針對男性及女性理想體重,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套標準的計算公式如下: 性別: 您的身高: 公分. 您的標準體重: 公斤. 您的體重理想範圍: 公斤. 男性:(身高cm-80)×70﹪. 女性:(身高cm-70)×60﹪. 標準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另一種新式的計算公式及超重算法: 標準體重=身高 (m)×身高 (m)×22.

  6. . 個人退休金專戶:雇主應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工(含本國籍、外籍配偶、陸港澳地區配偶),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 儲存於勞工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退休金累積帶著走,不因勞工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而受影響,專戶所有權屬於勞工。 勞工亦得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勞工個人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勞工年滿60歲即得請領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滿15年以上者,應請領月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未滿15年者,應請領一次退休金。 領取退休金後繼續工作提繳,1年得請領1次續提退休金。 勞工如於請領退休金前死亡,可由遺屬或遺囑指定請領人請領退休金。 勞工未滿60歲惟喪失工作能力者,得提早請領退休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