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日 · 2017年8月,喧騰一時的「台大蘿莉控」事件,是甄選上台大研究所的林和駿在網路上用假身份,誘騙82名未成年少女拍攝裸露猥褻照片給他,並且威脅散布他們的裸照。 警方從林和駿的電腦共找出120G的裸照。 今年一月被判刑3年有期徒刑。

  2. 2017年4月13日 · Shutterstock. 說謊作弊偷竊......身為家長若你聽到自已的孩子做出這些事當下會如何反應這些問題行為在大人眼中看起來最是棘手甚至大人比孩子更不知所措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和台南大學附小教師溫美玉在親子天下舉辦的一場直播對談中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若遇到孩子發生這類狀況時大人可以怎麼做偷竊的孩子用愛去理解別急著貼標籤. 如果,你和孩子去商店買東西,結帳時被店長攔下,指控你的孩子拿了未結帳的物品帶走。 翻開孩子的包包一看,果然如此。 你會:當場管教孩子給大家看、還是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付錢不就好了」,或者,惱羞成怒比孩子更先崩潰? 這不是杜撰的案例,是溫美玉自己的親身實例。

  3. 2023年5月12日 · 二、私密照詐騙. 這是僅次於消費詐騙,青少年被詐騙最多的類型,也是對青少年傷害最大、最深遠的詐騙。 「很多家長都以為只有小女生會被騙,其實男性被騙的也很多。 」劉昱均解釋,犯罪集團會先在各個社群平台下廣告或留言,通常就是放幾張美女照,強調想交朋友、私訊裸聊等,再留下即時通訊帳號。 如果孩子加入即時通訊帳號,會真的看到美女的影像或跟小男生對話,劉昱均則說:「通常這都是假的,都是犯罪集團收集的女性被害者影像。 」之後犯罪集團會要求小男生脫衣服或露出私密處,甚至在視訊鏡頭前自慰等,對方就側錄這些影像,然後馬上翻臉不認人,說要把這些私密照片或影像散布出去,威脅小男生要拿錢來換,沒錢就用勞力來抵,像是提供帳戶幫忙轉錢,協助洗錢犯罪;甚至是去 ATM 領錢,當詐騙車手。

  4. 2024年4月9日 · 王淑芬表示兒童性影像通常是在引誘威脅偷拍三種狀況下取得三種狀況通常環環相扣例如引誘就是成年人假裝跟兒童是情侶以愛情為要求對方提供性影像第二步可能是威脅要散布而要求對方提供更多性影像而偷拍就是以此為威脅的 ...

  5. 2016年5月24日 · 1.設定Google或其他搜尋引擎,讓它是不能搜尋到個人的社群軟體帳號。 2.不要「已讀不回」,而是「不讀不回」: 決定進入冷處理SOP之後,對於騷擾者的私訊,不要「已讀不回」,而是已讀之後,回覆一句無關痛癢的話,然後立刻轉換設定成「不讀不回」的模式,讓對方無法延伸對話。 3.30到60天以上的社群軟體冷卻期: 這段時間內,不在社群軟體發文,只回覆好朋友的私訊,也不要幫任何朋友點讚或留言,因為這些Stalker的時間很多,他們會去朋友圈檢查受害者是不是還和別人互動,若被看到了,他們會更加的憤怒,接著可能用更奇異的方式來挑釁。 4.「無聊」:

  6. 2024年4月23日 · 1、身體層面的家庭暴力類型: 如: 虐待、遺棄、押賣、強迫、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職業或行為、濫用親權、利用或對兒童少年犯罪、傷害、妨害自由、性侵害...等。 包括有鞭、歐、踢、捶、推、拉、甩、扯、摑、抓、咬、燒、扭曲肢體、揪頭髮、扼喉或使用器械攻擊等方式。 (轉引自彭懷真,1999) 2、精神層面的家庭暴力類型: (1) 言詞虐待:用言詞、語調之方式對被害人進行脅迫和/或恐嚇,以企圖控制被害人。 如謾罵、吼叫、侮辱、諷刺、恫嚇、威脅傷害被害人或其親人、揚言使用暴力等。 也就是說語言暴力也算。 (2) 心理虐待:如竊聽、跟蹤、監視、冷漠、鄙視、羞辱、不實指控、試圖操縱被害人等足以引起被害人精神痛苦的不當行為。 若一方用「冷暴力」引起另一方精神痛苦,也算家暴。 (延伸閱讀: 冷暴力意思是什麼?

  7. 2024年4月10日 · 性愛視訊遭側錄偷拍 假意成為男女朋友要求私密照 假裝「知心好友」,以情緒勒索取得私密照 假裝為「同齡青少年」,藉口了解發育狀況 威脅洩漏個資取得私密照 用私密照交換實質物品 徵模特兒,並以私密照作為應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