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0日 ·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李維庭表示性影像暴力的受害者可能為了增加與伴侶性行為對象或網友間的情趣或因對方要求難以拒絕主動或被動地提供私密影像或遭偷拍視訊被側錄甚至在暴力脅迫下拍攝原先可能只是為了促進雙方關係而同意拍攝但對其底限或運用受害者本人可能和伴侶有不同想法,「外流的情形便是從雙方共識不同而誕生的後果。 李維庭建議,從根源杜絕外流可能性最重要,下列 3 個 NG 語句,供民眾簡單辨識,何謂帶有脅迫、勉強自己的意涵。 你愛我嗎? 愛我就要讓我拍/錄。 我只是留下我們相愛的紀錄,只是自己儲存,不會外傳。 我這支手機畫素很高,來測試一下,你身體很美,我來當攝影師。

  2. 2023年8月14日 · 遇到網路老司機怎麼辦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指出過去根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13 條,有一條針對性影像限制瀏覽或移除規定,為了杜絕不法的性影像移除規範,已經明訂細則,民眾可以透過五大步驟進行蒐證。 第一是不篩除對方好友、帳號和對話進行蒐證,第二也不要輕易讓加害者現有異狀,第三保留影響截圖、側錄、對話紀錄,第四寫紀錄下散步者帳號、影像網址和 IP 位置,第五,連絡性影像處理中心進行處理。 性影像外流 FB、IG 如何蒐證?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自性防四法於今年 2 月修正公布後,性影像處理中心今年 2 月至 6 月接獲申訴案件共計 1327 件( 888 名被害人),較去年同期成長 5 倍。

  3. 2020年11月4日 · 最主要還是要先讓小孩避開陰暗跟單獨一人的情況如果小孩在有一些人或商家的地點遇到危險第一時間大聲尖叫就可以引起旁人的注意通常嫌犯就會嚇跑 有些小孩比較害羞可能喊不出來那我們可以買防身警報器哨子也可以遇到 ...

  4. 2022年11月22日 · 「老師,我的小孩在學校有沒有朋友? 」、「老師,我的孩子上課專心嗎? 」老師常常收到來自不同家長的訊息,無論是透過聯絡簿、LINE 訊息或是電話。 源於對孩子的擔憂,多數家長都會選擇與老師密切聯繫,以便了解孩子狀況。 不過如果家長常常選擇自己跟老師溝通,可能需檢視 2 個問題 : 常跟老師溝通,是否相對減少孩子「自己」與老師溝通的機會? 溝通過程中,是否善用親師溝通技巧、達到溝通效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1 狀況讓親師溝通成雙面刃. 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的楊文琪老師,擁有 20 年以上教學經驗,教學過程中不乏遇到需要與家長溝通的時候。

    • 性騷受害者常見四大心理狀態
    • 受害者罹患身心疾病反遭指責
    • 醫師:協助在安全狀態下尋求幫助

    性騷擾可能發生在任何職場、校園、生活周遭,其實性騷擾定義廣泛,只要一切不受到歡迎,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言行舉止,讓被行為者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覺得被冒犯、被侮辱;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到被行為者就學、就業機會或表現。 性騷擾防治強調遇到性騷擾時,受害者要勇於制止、勇敢說不,但為什麼許多性騷擾案件都是時隔許多才浮上檯面?「你為什麼不講出來呢?被騷擾就要勇敢地說不。」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被害者事後有機會也不說,甚至有些受害者被關心後,保持沉默或說謊的案例,楊仲豪解分析其實這與被害人常見四個心態有關。 1. 當下衝擊太大 就像親人突然過世,就算心理準備再多次也可能無法應對。楊仲豪解釋:「明知應該求救,但因為『沒想到會發生』的衝擊感,導致腦袋一片空白,等回過神來,早已錯失求救的最好時機。」 1. 擔心不被...

    當有這些心理狀態時,有些話始終說不出口,加上受害者可能事件後罹患身心方面疾病,楊仲豪說:「除了常聽到的憂鬱症、焦慮症外,也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解離性疾患。」進而出現逃避麻木、負面情緒到不願意講話、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人格疾患、酗酒或使用毒品,這些都有可能讓人誤以為受害者故意不求救。 甚至有些身心狀態不佳、行為異常的受害者,甚至可能成為被進而檢討的對象,外界認為「他怪怪的耶,會不會他在亂講話?」「一定是他有問題,才會亂說騷擾,根本就是兩情相悅」,受害者突然變成了加害者。

    且被性騷擾的對象不限於女生,就楊仲豪臨床經驗觀察,受害者不一定是大家想像的那種較有姿色的年輕弱勢女生,年齡、外貌不定之外,連性別也不一定,成年男性被騷擾的案例也時有所聞,當這些罕見族群的受害者會讓罪惡感更明顯。 「大家會不會不相信我說的話?」「講出來好丟臉!」,羞恥和被教育被騷擾的應對方式,讓被害者更不願意開口,除了讓犯罪者逍遙法外之外,楊仲豪說:「他們內心承擔了更多沒有被治療的心理創傷,希望大家更了解受害者的心理狀態,鼓勵他們在安全的狀態下尋求幫忙,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司法援助。」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如何面對心理創傷?心理師:別單打獨鬥就完成了第一步 要怎麼安慰受傷的朋友?心理師:用「創傷知情」做有品質的陪伴 #MeToo效應?曾被性騷擾和性侵的女性易罹患高血壓

  5. 2023年2月15日 · 就讀幼兒園的美美,家長提到孩子在校沒辦法好好排隊、不喜歡玩沙子和黏土、也不喜歡被同學碰觸,甚至發生過被同學碰觸就暴怒的狀況,導致同學都不想跟她玩了。這樣的孩子是不是有身心方面的問題?該給醫生看嗎?家長又該怎麼看待呢?

  6. 2022年9月19日 · 在廁所. 不要急著離開廁所,廁所空間較小,慌亂中急忙衝出,容易發生意外;地震時建議把身體壓低,以手邊物品或以雙手保護頭頸部,保持彎腰狀直到地震停止,並留意牆上掛鏡及儲櫃或置物架上物品是否掉落。 在洗澡. 不要急著離開浴缸,因為浴室有水氣,容易濕滑,慌亂中衝出反而容易發生意外,這時可以放低頭部,低於浴缸邊緣,用雙手或臉盆保護頭頸部,並注意牆上懸掛物是否掉落。 在廚房. 如正在使用爐火,立即關閉爐火,就地避難躲在桌下直到地震結束。 如果不是順手即可關閉爐火,先就地避難保護自身安全;要注意爐具或料理檯上的熱湯鍋傾倒,以免被燙傷或砸傷,同時也要注意碗盤杯具掉落。 與家人約定緊急集合地點及確認安全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