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7日 · 預防食品中毒5原則. 1.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都需徹底洗淨,有傷口要先包紮。 2.新鮮:食材要新鮮衛生,用水也須乾淨。 3.生熟食分開:用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避免交叉汙染。 4.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度,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5.注意保存溫度:低於7度才能抑制細菌生長;已烹調食品或易腐敗食品,建議於5度以下保存。

  2. 2024年5月2日 · 究竟要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台灣營養師劉怡里提出三大重點: 良好衛生習慣. 1.使用肥皂洗手至少20秒。 2.香蕉、橘子、蘋果等帶皮水果,食用前要清洗乾淨。 3.廚房至少有兩塊砧板,熟食和生食分開使用。 食物充分加熱. 1.醬料、湯和肉汁復熱時,一定要煮到沸騰。 2.隔夜菜復熱時,中心溫度須達70℃以上。 3.食物採微波加熱,應分段加熱,可以攪拌一下讓受熱均勻。 食物冷藏保鮮. 1.溫度7℃~60℃是細菌病毒易繁殖的「危險溫度帶」,食物不燙手即可放進冰箱冷藏。 2.家中冰箱冷藏要在4℃或以下,冷凍要-18℃或以下。 3.食物煮熟後,夏天一小時內放進冰箱,冬天兩小時內放進冰箱。 4.安全解凍食物法,可放在冰箱中、冷水中、微波爐中進行解凍。 免疫力. 上一則. 下一則.

  3. 2024年4月13日 · 台灣日前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死者血液檢體中確定採樣到「米酵菌酸」,後正名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引起眾多民眾對於食安的關注,而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主要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又名伯克霍爾德菌,學名:Burkholderia印尼

  4. 2023年4月27日 · 避免食物中毒. 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表示,食物中毒或因食物中細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在旅行時注意食品和飲料安全來避免;通常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物是乾燥的、有包裝的或是熱食。. 根據CDC的說法,多數細菌需要水分才能存活,因此乾燥的食物 ...

  5. 2024年2月5日 · 食物中毒是一種沒有人願意重複的經歷,有人只要幾小時後就康復了,而有人卻要花兩天才能完全康復。. CNN報導,身體排出所有毒素所需的時間取決於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數量。. 大多數食物中毒案例經過幾天在家休息後會好轉,但也有一些罕見的 ...

  6. 2024年3月28日 · 目前食物保存最佳的方式,即是運用冷凍庫或是冷藏箱,但不少家庭習慣儲存大量的食物,塞滿整個冰箱,使冰箱幾乎沒辦法喘息,楊振昌提醒,冰箱冷藏室溫度約在攝氏四度或是四度以下,如果冰箱被塞滿,冷氣無法流通,食物保存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同樣也會增加細菌或是毒素的滋生,食物中若已經產生毒素,即使完全加熱,也難以消除,呼籲民眾應定期清理冰箱,最多裝六到八分滿,如果全滿同樣會增加食物中毒的機率。 上一則. 去年採訪侯柯會突心肌梗塞無呼吸 男記者36天後奇蹟式甦醒. 下一則. 51歲男中風手不聽使喚 醫為他這麼做肌力逐漸恢復.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 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7. 2024年3月28日 · 台灣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造成2死,引起國人再度關注食安問題。 兒科醫師林哲民在「Dr. Jimmy 林哲民醫師」 臉書 粉專表示,民眾最常有的錯誤觀念是「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放到冰箱」,或稱是過時觀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