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沃倫·巴菲特. 我最重看重的財產除了 健康 ,還有興趣,多樣性以及長期的朋友。. 沃倫·艾德華·巴菲特 ( 英語 : Warren Edward Buffett ,1930年8月30日 — ),生於美國 內布拉斯加州 奧馬哈,是一位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

    • 第一部
    • 第二部
    • 第六部
    • 待分类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
    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世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载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从前,人们总是惊恐地听自己胸膛深处传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当然不会把自己完全等同于像肉体那样奇异、陌生的东西。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被打入地狱与享有特权,幸福与苦难,任何人都不会像雅科夫体会得如此真切:截然相反的事物竟然能互相转换,人类生存的两个极端状态之间的距离竟如此狭小。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上的。
    弗兰茨不能接受伟大进军的光荣最终归结于进行者可笑的虚荣,不能接受欧洲历史的伟大喧嚣消失在一片无尽的沉寂当中,因而不再有历史与沉寂的差别。他恨不得将自己的生命投到那架天平上去,去证明伟大进军比粪便更重。
    可还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被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激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必然,沉重,价值,这三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要是没有这些懦弱者,他们的英勇将会立即变成一种无人景仰羡慕的苦差事,平凡而单调。
    我们在没有被忘记之前,就会被变成一种媚俗。媚俗是存在与忘却之间的中途停歇站。
    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的乐章,直至深深地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2. 出自: 《危險心靈》P.87. 『每天八節課,每週七天,每一年十二個月,五十二個禮拜……日復一日都是複、無聊日子,等著考上好學校,出社會進一流公司,找到一流工作,期待領最多薪水,再日復一日地工作工作……直到死時辦一個稱頭喪禮,買 ...

  3. 劉慈欣 (2015) 維基百科 中相關條目:. 劉慈欣. 劉慈欣 (1963年6月23日 — ),中國當代科幻作家。.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 三體 》,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

  4. 三体1 [ 编辑] 在 中国 ,任何超脱飞扬 思想 都会砰然坠地,因为现实引力太沉重了。. 一切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 物理学 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 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但别无选择。. 自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物理学古典 ...

  5. 頭腦思想狹隘的人容易受到無聊的侵襲,其原因就是他們的智力純粹服務於他們的意欲意欲的工具。 為了解人生有多麼短暫,一個人必須走過漫長的生活道路。

  6. 維基語錄,自由的名人名言錄. 艾倫·麥席森·圖靈 (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他被視為計算機之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