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位台灣基因產業的中生代,就這樣一直站在浪頭上,看盡一代定序的風光與沒落,是兩岸極少數始終在銷售第一線上,親身經歷中國基因產業的爆發、也見證台灣分子檢測產業從具有優勢,到如今大中華地域市場邊緣化的過程。

  2. 然而,當一個組織隨著時間逐漸成長、壯大,通常會面臨決策趨緩、組織僵化、創意難以實現的困境。. 一般來說,只要是經營超過3年的企業,鮮少沒有這些沈重的結構包袱,更何況是奇異這個百年老企業呢?. 果不其然,當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在1981年接手 ...

  3. 大陸從事技術授權應先取得投審會的許可. 台灣的生技公司將新藥相關技術及專利授權給大陸的藥廠實施,係屬於《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五條,以及《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第五條所稱之「在大陸地區從事技術合作」。 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五條以及前述許可辦法第七條,台灣的生技公司應先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申請許可後,方能將新藥相關技術及專利授權給中國的藥廠實施。 不過,實務上許多公司對上述規定並不瞭解。 雖然多數公司知道在大陸進行投資必須向投審會申報或取得事前許可,但不少公司並不清楚在中國進行技術授權也需要取得投審會的事前許可。

  4. 2003年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後,生物資訊產業風光一時,然而在未能尋得可行的商業模式後,熱潮逐漸消退,生物資訊成長趨緩。. 根據Business Insights的報告,全球生物資訊市場在2009年達28億美元,主要市場以北美、歐洲為主,這是由於這些地區國家較早投入資源 ...

  5. 中國「十一五」後,台灣西進的業著大量湧進;「十二五」後,中國醫藥業者也紛踏來台。只能說,不管兩岸政治如何分歧,從無礙兩岸人民不斷升高的愛情甚至婚姻,只是比較遺憾,就兩岸生醫業而言,普遍是有溝沒有通。 問題在哪裡呢?

  6. 我們都不認識您…。 」他又總是笑著回應:「剛回台灣,讓我先認識大家更多,也多了解一下產業,準備好了,我就會主動向大家報告…。」 甘良生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 回到台灣,在教會活動中,也很開心遇到生技業界一些虔誠教友,包括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永昕生技總經理溫國蘭、前任DCB執行長汪嘉琳及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等。 「我完全是以服務奉獻的心態回來台灣的。 」他說。 專攻藥物代謝與藥物動力學多年.

  7. 中國「十一五」後,台灣西進的業著大量湧進;「十二五」後,中國醫藥業者也紛踏來台。只能說,不管兩岸政治如何分歧,從無礙兩岸人民不斷升高的愛情甚至婚姻,只是比較遺憾,就兩岸生醫業而言,普遍是有溝沒有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