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假冒親友名義」是詐騙集團慣用手法,歹徒盜用民眾LINE、臉書等帳號後,冒充本人向好友名單發送訊息,要求親友匯款救急;或以亂槍打鳥方式隨機打電話,要對方「猜猜我是誰?

  2. 簡勝財提醒,一般民眾若個資外洩,可能有帳號或身分被盜用的風險,或導致親友自己的冒名帳號欺騙。 除此之外,駭客也可能在詐騙網頁中植入手機病毒連結,一旦民眾下載,手機就會植入病毒,從簡訊、通訊錄以及GPS定位等資訊都可能掌握,引發的 ...

  3. 歹徒初步盜用民眾臉書帳號後,於臉書各大公開、非公開社團張貼販售低價優惠手機、筆電、冰箱、冷氣機、演唱會門票等訊息,誘導社團內成員直接透過MESSENGER或額外加LINE私下交易。 談話中以活動即將截止或抽獎抽到為由,甚至拍攝身分證件照片取信買家,讓民眾不疑有他而前往匯款,等到匯款成功之後,只能買到一肚子氣! 根據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累計106年10月至今 (107)年7月底,已發現164組用於詐騙之LINE ID,刑事局已持續提供分析資料予有關主管部門,並運用第三方警政力量,共同針對涉詐帳號研擬因應對策,防制是類案件反覆發生,維護使用者權益。

  4. 網路位址定位詐騙之解密. 近日165專線接獲民眾諮詢:「中華電信現在在做網路地址電話定位,然後他會念你的地址給你聽,是的就按1不是就按2,大家千萬別按,那是詐騙電話,趕快轉貼告知大家吧!. 千萬不要點進去,點進去,花3000元。. 上開內容經165反詐騙 ...

  5. 然而,過了兩天林小姐卻還是苦等不到包裹,打電話給當時貼文的那位朋友,才被告知臉書帳號被盜用,所有訊息都不是他發送的,林小姐聽到後欲哭無淚,相當後悔沒有查證清楚。

  6. 面對詐騙集團以假帳號企圖行騙的手法,刑事局解密詐騙集團盜用LINE等社群的犯罪手法,先入侵如某位朋友A的FACEBOOK帳號或其他通訊軟體,以朋友名義詢問民眾的電話號碼,當不知情者提供電話號碼後,詐騙集團利用電腦「手機註冊新帳號」輸入民眾提供

  7. 最近有一則新聞曝光度很高,一直在Facebook人轉貼,話說一位美國男子,把自己的姓改成Null,不但可以免費租了2次車,還免費住了7次旅館,甚至於去治療牙齒也不用付錢,因為他的姓會讓電腦誤判,而通過驗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