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說以陳先生為例其實醫療團隊一開始很沮喪因為明明知道病灶就在那裡但必須把頭蓋骨打開且手術後可能會影響到視野直到有新的手術方式後在家屬仍願意相信醫療團隊之下順利完成治療

  2. 2024年4月26日 · 台北榮總今2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的研究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大幅增加9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結果不但4月登上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連CNN都搶著專文報導。 李正達表示,過去研究多集中在其他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精神疾病的基因就像一盤散沙,有成千、上萬個基因同時在影響,過去已知,如果一個人有A疾病,其一等親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就高出1到3倍。 在頑固型憂鬱症患者身上,遺傳現象更嚴重! 李正達表示,有超過30%的憂鬱症患者對於抗鬱藥物的治療效果不佳,而這一類頑固型憂鬱症患者比一般憂鬱症患者有著更明顯的大腦功能缺損。

  3. 2024年1月22日 · 台中榮總介入性診療放射科主任張碧倚就收治一名六旬男子發現罹癌時肝腫瘤已經養到手掌大足足有12公分佔據絕大多數的肝臟一度面臨無法手術的困境所幸善用降期觀念選擇使用載藥微球栓塞治療後效果極佳幾乎整個腫瘤都壞死不再有活性迄今病情控制良好。 原來該名男子由於忽略自身有B型肝炎帶原,確診罹患肝癌時,肝臟幾乎快被腫瘤佔滿,已經屬於中期肝癌,必須先進行經肝動脈的載藥微球栓塞療法,力拚讓腫瘤縮小「降期」,外科醫師才有信心可以接手開刀切除。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張碧倚說,原本已經做好「無法像早期肝癌般治癒」心理準備的他,在接受三、四次的微球栓塞治療之後,效果出奇的好,接受最後一次栓塞時,肝臟已經幾乎看不到腫瘤的血管分布或殘存狀況。

  4. 2022年1月4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判斷肝癌嚴重度台灣醫界找到最新7-11標準台北榮總跟陽明交通大學的肝癌研究團隊統整台北榮總過去十年肝癌臨床資料找出定義中期肝癌嚴重度跟治療策略的新標準以病人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 ...

  5. 2021年1月15日 · 許惠恒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主治專長包括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肥胖症內科疾病等為國內知名內科專家糖尿病治療權威曾任三軍總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後至台中榮總服務擔任科部主任至副院長2015年1月16日接任院長職務今年剛好6年屆滿一上任許惠恒表示將以做好防疫高分通過今年醫院評鑑二個拜託及結合科技創造高峰精準醫療結合大數據做出特色提供高品質有溫度的感動服務3大方向期許全體台北榮總員工努力精進達到榮總榮家榮院資訊統合的目標運用大數據積極發展智慧醫療提供精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解黑便、嘔鮮血! 寒流也會害腸胃道出血 這8種人是高危險群. 護眼吃「葉黃素」真這麼神奇? 5大錯誤觀念恐害你白吞藥丸

  6. 2021年8月4日 · 中研院 台北榮總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再跨一大步台北榮總今4日宣布已經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將加入中研院收集國內健康成人或患者的血液尿液檢體等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協助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 隨著國際競相發展精準健康、精準醫療,大規模人體資料庫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許多國家都紛紛開始建立生物資料庫計畫,進入生醫大數據時代。 而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目標就鎖定研究疾病、環境及藥物交互作用,了解疾病致病因素,協助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促進醫學進步。

  7. 2023年12月18日 · 2023-12-18. 陳 鈞凱. 癌細胞 網路謠言 高粱酒.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太健忘! 近來國內通訊軟體又開始瘋傳一封主題為冰凍的58°高粱酒專門殺癌細胞網路謠傳讓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吳元宏直喊怎麼又來了! 」,原來該謠言早在45年前就出現過如今換湯不換藥又捲土重來可能真的害死人吳元宏強調現今研究都證實酒精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若照著喝只怕加速罹癌還可能先喝出心律不整中風還有失智等要命後果。 在通訊軟體轉傳的這封訊息,署名「榮總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還提及「實驗報告~再忙也要喝,冰凍的58°高粱酒專門殺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