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southnews.com.tw › World › middleEast中東問題的糾葛

    美國眾院壓倒性反對自伊拉克撤軍. 美國眾議院針對要求從伊拉克撤軍的提案經過言詞激烈的辯論之後以壓倒性多數表示反對這一提議。 電子凱達 e-Qaeda以網路作武器. 賓拉登的「軍事據點」聖戰組織已經從阿富汗或其他國家的「實體基地」,轉換為「優游」於虛擬空間的網路恐怖組織。 以巴官方與民間看法歧異. 萊斯對於夏隆與阿巴斯的和談給予高度評價,但這只是官方之間的假象,事實上民間各種聲浪的暗潮洶湧,才是主宰和平是否成真的關鍵。 巴勒斯坦的試煉.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巴斯贏得巴勒斯坦大選,各方反應是以巴的和平可期,但真正的問題是阿巴斯如何統合巴勒斯坦社群。 美國的中東政策需作政策檢討.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再度爆發嚴重的武裝衝突,而關鍵只有一個:誰能擺平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武鬥派。 OPEC危急存亡之秋.

  2. 真主黨的後台伊朗總統公開宣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掉因而今天的黎以衝突和以往中東危機一樣其根本原因是以色列週邊的野蠻勢力不讓以色列生存

  3. 布希說美國和以色列都認為絕不能允許伊朗擁有核子武器在被問到這是否包括使用武力的時候布希說如果外交努力失敗的話,「所有的選擇都不排除」,所有方案都未有決定而用兵是任何一位總統的最後方案美國過去也曾用兵去確保國家的安全

  4. 這是前以色列總理梅爾(Golda Meir)在1973年講過的話,當時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控訴她過於偏執,不願對阿拉伯國家作出更多讓步。 這句話純然是個輕挑、嘲諷的政治對話,而精神分析的觀點毋寧更能解讀這句話背後的心理機轉,我願意藉台灣目前的政治情勢為題材來進一步驗證這句話。

  5. 2006年12月26日 · 伊朗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政府極端反對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陣營誓言要消滅以色列其積極發展核武器引起世人關注日前2006.12.23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嚴厲譴責制裁伊朗伊朗也已成為國際賤國」、邪惡之邦

  6. 2007年1月15日 · 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南岸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實行議會制民主總人口690萬人。 但猶太人的命運實在多舛,公元132年在一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後,被羅馬帝國驅逐出巴勒斯坦,猶太人便分散到世界各地,長期過著流亡生活。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933年,納粹在德國執政,於二次大戰期間在歐洲大規模屠殺猶太人;戰後,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才得以復國。 二次大戰的戰犯在紐倫堡受到大審,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很多受到制裁;但也有些人潛逃到中南美洲,過著隱姓埋名的日子。 即便他們有些甚至改頭換面,做起善事,為以前的錯誤在贖罪,並且這些罪犯後來也都七、八十歲,垂垂老矣。

  7. 伊朗的改革派在將近十年的執政中雖然努力的提振伊朗的經濟還有加強現代化民主化帶給伊朗人更多的政治跟宗教自由但是最後還是不敵保守派強大的圍剿而慘遭落敗這其中的原因必須從伊朗的政治制度開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