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1日 · 新世代中醫. 2003年SARS肆虐台灣,當時任職署立台北醫院的中醫師許中華參考古籍關於瘟疫的記載,以中藥有效控制SARS;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也從中醫古籍得到靈感,成功萃取出有效抗瘧疾的青蒿素,救人無數。 古老不代表落伍,融入新思維,它也可以走在時代尖端。 新世代的中醫不再只埋首看診,也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重新驗證中醫的療效,並廣泛與西醫合作,為棘手的疾病找到治療的契機,更常與國外交流,讓全世界看到中醫的智慧。 還有中醫師成立病友會,安頓患者內心的恐慌與無助。 新世代中醫為自己、也為中醫走出新的路,讓流傳千年的中醫智慧,依然可以為今人減輕病苦。 2015-11-01. .文 / 張靜慧.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馬景平. 字級. 收藏. 分享.

  2. 2011年8月29日 ·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建立公共政策是健康城市計劃成功的必要條件,方法包括利用修改法令規章、頒佈行政命令,或透過首長的承諾建立公約,與民眾簽署並宣示等。 也就是說,如果縣市長本身有良好的運動及飲食習慣,並且願意承諾、以身作則帶頭減重,城市瘦身的效果也會更好。 這次《康健》以電話採訪方式,在沒有事先告知題目的情況下「突擊」訪問全國22位縣市首長,看看誰的生活型態最健康? 誰最賣力甩油? 誰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已經超標? 誰的減重IQ還需要再加強? 此外,我們也針對全國各縣市民眾進行抽樣訪問,調查縣(市)民認為自己的縣(市)長需不需要減重。 八成縣市長過重,僅4人BMI值標準.

  3. 2013年10月1日 · 近年來由於中國投入大量頭皮針研究,包括中醫師朱明清等人,因此1991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並頒布《頭皮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成為可在全世界推廣的專門療法。 雖然目前各家流派很多,刺激區及療效說法不同,但基本上都以刺激頭皮四周為主,偶爾搭配傳統針灸。 特色:效果快,適用範圍廣,對腦神經及精神性疾病很有效. 曾為國家代表隊醫師,專長運動傷害的中醫師溫崇凱認為,頭皮針很方便,從肩膀、手肘到腰、背、腳踝扭傷等運動傷害,效果比體針快又強,「很多運動員插著頭針就下場去練球,」他認為頭皮針有一定的安全性。 此外,對於神經及精神系統疾病如中風、車禍、腦傷、腦性麻痺或焦慮、失眠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頭皮針的效果也不錯。

  4. 2016年10月31日 · 2016-10-31. .文 / 李嗣涔. .出處 / 三采出版.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掐指功」,透過掐指刺激手部經絡系統,引發氣感,啟動上半身循環系統,無時無刻皆可防止氣血栓塞,活化大腦,預防失智。 掐指,啟動氣感的關鍵. 既然經絡不通是百病的根源,「如何打通經絡」就成為未來預防醫學時代保持身體健康的首要任務。 而中國傳統的氣功正是幾千年來人們強身保健的首選。 2011年,當我見識到台大醫院李醫師的南氏去過敏法一段時間以後,有了個疑問,人體既然有一個能量系統,每二十四小時會循環全身十二經絡,也就是每一個時辰、兩個小時走完一個主要經脈。 但是每個經脈都有起點、終點,看來都是斷路無法循環。

  5. 2012年6月1日 · 分享. 香港世界眼科醫學大會WOC來自全球的頂尖眼科醫師們在台下聚精會神地聽著來自台灣的中醫師曾國烈全程用英文演講題目是:「針灸治療乾眼症」。. 「他們對這個研究很有興趣,」曾國烈說,之前他曾跟幾位眼科醫師討論過,乾眼症沒有 ...

  6. 2012年6月1日 · 2012-06-01. .文 / 李瑟.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周書羽. 字級. 收藏. 分享. 黃惠如有長期治不好的頸痛,因到高雄採訪吳元劍醫師而當場被治好;吳醫師還像父親般帶她吃飽,以便搭車回台北,還把自己那份水餃與青菜多分給惠如。 「也許不只是吳醫師醫術高超,而是關心(caring)加療癒(healing),治好我長年疼痛的脖子,」惠如在高鐵上回想她感受到的醫者父母心,感動到不能自已。 而之後,她發現:「無論是大型醫學中心的附屬醫院,或是私立的中醫醫院,甚或是路旁的中醫診所,這次採訪的中醫師都讓我感受到醫者父母心。 去雲林北港採訪何宗融醫師時,原本預估是跌打損傷的病人居多,沒想到門診等候區多是坐輪椅癱瘓的腦傷病人,初看令人怵目驚心。

  7. 2007年11月1日 · 2007-11-01. .文 / 朱芷君.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蕭世英. 字級. 收藏. 分享. 「氣就是維繫生命的能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指出,當氣血通暢、代謝功能好,自然精力充沛,即使年紀大也不顯老;要是經絡阻塞,循環差,廢物堆積,便容易疲倦、生病,臉色差,看起來老態龍鍾。 因此中醫保健特別重視養氣,「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 」江裕陽說。 氣功是老祖宗的養生秘方,流派也相當多,大致可分為外功及內功。 外功如五禽戲、太極拳,比較側重以肢體動作健身;內功則重視內在養氣,不僅修身,也要修心養性,達到身心靈平衡、健康長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