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9日起,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國內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

      • 台灣醫療照護機構口罩令已逾千日,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宣布,19日起,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國內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1日 ·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國內將逐步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經濟防疫新模式,今起(3/1)多項鬆綁措施,包括7個場合免戴口罩、5機場及2港口往離島旅客 ...

  3. 2022年7月19日 · 指揮中心呼籲,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並籲請尚未完全接種COVID-19的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4. 2022年11月28日 · 指揮中心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並籲請尚未完全接種COVID-19的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 哪些地方仍是高風險地區。「通風系統差、又擁擠,又在限制內的一個空間內」,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因為這種情況仍處於傳播病毒感染的風險狀態;而在戶外、空間寬闊、人與人之間距離安全處,如果放寬口罩令下達,是可以不用戴口罩的。
    • 自己和家人的疫苗接種狀態為何。民眾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免疫狀態,包括過去是否確診過、是否接種過疫苗、疫苗接種的間隔時間、是否為高風險族群等,如果沒有接種完整疫苗劑數,因現在新冠仍是大流行的狀態,很有可能會染疫回家,再傳染給家中的老人、小孩,還有同學或同事。
    • 交通工具內可能仍有新冠病毒。在車站內或車內,人們可能會有「互相咳嗽、打噴嚏」的情形,尤其通風不良的地鐵車廂中,交通工具內容易使新冠病毒傳染,若不確定附近的人咳嗽、打噴嚏是否由新冠病毒引起,仍應戴上口罩保護健康。
    • 新冠大流行短期內可能不會完全消失。因考慮Omicron 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性,以及這種病毒可能會永久存在,短期內民眾無法阻止接觸到這種病毒,但民眾仍可戴上口罩、勤洗手,做好良好的防疫衛生習慣來推延感染,更可以接種疫苗降低嚴重後果的風險。
  5. 2023年4月7日 · 指揮中心宣布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放寬規劃,如疫情穩定預計自4月17日實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7)日表示,COVID-19國內外疫情逐漸趨緩,清明連假後疫情持續穩定、醫療量能充足,且目前未發現具威脅性之新型變異株;另考量目前國際鬆綁方向一致 ...

  6. 2023年2月9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記者會將公布口罩令第2階段放寬措施,教育部配合指揮中心防疫措施,鬆綁各級學校口罩令內容曝光。 校園室內原則上是「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搭校車或在校內保健中心等特定場合「應全程戴口罩」,入校有症狀、年長或有免疫低下或人潮聚集處屬特殊情境則「建議戴口罩」。 指揮中心預計宣布自今年2月20日起實施口罩鬆綁措施,各級學校包括中小學和大專院校等預計自3月6日開始實施,中小學下週一開學後會有緩衝期,開學日至3月5日原則上室內上課仍須戴口罩。

  7. 2022年11月17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王必勝今(17)日於立法院表示,口罩禁令最快11月底、12月初會解除,而針對口罩令放寬後該如何避免受到新冠病毒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