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心成立後隨即積極執行加強地震測報建立地震觀測網計畫」,除將原有19處地震站的垂直動地震儀汰換成三向量之地震儀外並陸續增建31處三向量地震站六處深井站並合併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中正大學 之地震站建構成本署即時地震觀測 ...

  2. 2015年9月20日 · 強震即時警報 (英語: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縮寫: EEW ),又稱 地震預警 、 地震速報 ,是 臺灣 在 地震 發生後發布的警報,針對部分地區利用 地震波 傳遞速度的差異,在較具威脅性但速度較慢的 S波 、 表面波 到達前,透過 電腦軟體 、 行動應用程式 、 災防告警系統 、 電視台 等方式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到數十秒的預警時間。 [1]:1 [2] [3] 2014到2018年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現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總共對314個地震發布強震即時警報,臺灣島內地震平均在地震發生後17.3秒對外發布警報。 [4]:102. 原理 [ 編輯]

  3. 其他人也問了

    • 歷史
    • 震度計算
    • 震度紀錄

    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日治時期,2000年8月之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震度分級,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震度6級為地動加速度在250gal以上。1999年921大地震時中央氣象局曾記錄到地動加速度超過980gal的資料,由於測得震度6級的地區廣闊,不利於受災情況之研判,中央氣象局在2000年8月公告增加一個震度分級,以地動加速度400gal作為震度6級的上限,400gal以上定為震度7級。 由於震度5級與6級的區間較寬,不利於區分災情,且因為地震儀解析度與地震站密度的增加,原有的震度分級計算容易在小規模地震測到高震度,但此高震度範圍小、時間短暫,不致造成災情,中央氣象署決定將震度5級細分為5弱與5強、6級細分為6弱與6強,並修改震度計算流程,新制震度分級於2...

    2020年以前的震度是直接以地動加速度計算,2020年起的震度計算是參考日本氣象廳、美國地質調查所的計算方法以及臺灣學者的相關研究,以下為現行震度的計算流程。 1. 讀入加速度地震儀(強震儀)3向量加速度資料。 2. 資料進行10Hz低通濾波處理。 3. 取3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加速度(PGA)。 4. 透過地震震度與PGA範圍的對照表,計算地震震度。 5. 得到的計算震度不到5級時,以該計算震度為地震震度,結束計算流程;計算震度為5級以上時,繼續進行下一步驟。 6. 將3向量原始加速度資料積分至速度,並進行0.075Hz低切濾波處理。 7. 取3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速度(PGV)。 8. 透過地震震度與PGV範圍的對照表,計算地震震度。 9. 得到的計算震度不到4級時,設定地震...

    舊制

    1991年7月到2000年8月中央氣象局紀錄到地動加速度超過400gal(即舊制震度7級)的資料共有53筆,其中1999年921大地震就包括20筆。以下為2000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央氣象局的地震報告出現舊制震度7級的地震。

    新制

    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報告顯示,921大地震後至2019年底的災害地震中,僅921地震及2018年花蓮地震最大震度有達到新制分級中的7級震度。 2020年2月25日宜蘭縣大同鄉發生芮氏規模5.3地震,最大震度為宜蘭南山5弱(以舊制計算為震度7級)。2021年4月18日花蓮縣壽豐鄉發生芮氏規模5.8、芮氏規模6.2地震,最大震度分別為花蓮水璉5弱、花蓮水璉5強,為新制震度分級實施後,首次達到5強的地震。2022年3月23日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最大震度為臺東長濱6弱,為新制震度分級實施後,首次達到6弱的地震。2022年9月17日至18日臺東縣發生芮氏規模6.6、芮氏規模6.8地震,最大震度為臺東池上6強,為新制震度分級實施後,首次達到6強的地震。

  4. P-Alert觀測網 是由P-Alert地震P波感測儀所構成的即時 地震 觀測網具有 地震預警 及產出 等震度圖 的功能。 原理 [ 編輯] 三聯科技公司 為P-Alert製作的觸控式地震警報儀i-touch提供現地預警的功能 [1] P-Alert地震P波感測儀是 國立臺灣大學 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與 三聯科技公司 合作研發的地震警報器,內建4種判斷地震的機制, [2] 分別為P波3秒位移、PGA最大地動加速度、位移與短/長周期均值。 [3] 單一測站的P-Alert可以利用P波的資訊,進行現地型的地震預警,P-Alert連接 網路 後資料可以回傳控制中心,進行區域型的地震預警及提供 震度 資訊, [4] 區域型系統可在地震發生後1分鐘內繪製等震度圖 [5] 。 歷史 [ 編輯]

  5. 主條目: 台灣斷層. 台灣歷年來發生大地震均有地裂山崩、 斷層 等地殼變動之狀況,如1906年3月17日 嘉義大地震 ,產生 梅山斷層 ,長達13公里,水平變位最大為240公分,垂直變位最大為180公分,並有顯著之地裂及噴泥等現象。. 1999年9月21日 集集大地震 ,由 ...

  6. 2024年4月20日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中文簡稱 氣象署 或 中央氣象署 ,英文簡稱 CWA )是 中華民國政府 的 地球科學 專責機構,負責 氣象 、 氣候 、 海象 、 地震 、 天文 等項目之觀測及預報業務,除了向公眾發布 氣象預報 、 海象預報 (英語:Marine weather forecasting) 與地震測報之外,也是災害性天氣預報( 颱風 警報、 豪雨 特報、 強風 特報、 低溫 特報等)發布、以及 中華民國 《 氣象法 》規定之氣象業務辦理機關。 沿革 [ 編輯] 1941年7月1日, 國民政府 在 重慶 成立「 中央氣象局 」,直屬於 行政院 [1] ,管轄全國的氣象、 地震 觀測業務,並接受 內政部 委託編制 國民曆 。

  7. 中央氣象局 地震測報中心 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次地震皆位於 花蓮縣 壽豐鄉 境內,由於該區域屬於 歐亞大陸板塊 與 菲律賓海板塊 的南邊交界處,本來地震就多,較大規模的地震也時常發生,經常會出現擠壓及碰撞,累積久了就會容易發生地震。 與 東部 平時產生地震的 隱沒帶 不相同。 [9] 參數測定 [ 編輯] 前震 [ 編輯] 2021年4月18日22時11分39秒,台灣 花蓮縣政府 西南方19.1公里處發生M L 5.8的地震,最大震度達到5弱(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 因地震深度淺,感受較為強烈,是次地震也觸發了 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中央氣象局透過 災防告警系統 發布了地震速報,地震發生後臺灣各新聞媒體於電視新聞播送時段發布緊急地震快訊。 [10] 主震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