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19日 · 泌尿科醫生建議患者先做一個「小便日記」,紀錄3天內所有飲料的分量及小便量,從而教導他的飲水技巧、方法。 張醫生指成年人一次小便應為350cc至450cc,男女一樣。 「大多數有尿急尿頻的女士,每次只排100cc左右,她們好驚會漏尿,一急就去屙,也有誤解急尿會中尿毒、膀胱會爆」小便日記無所遁形,有患者紀錄後原來一日上15次廁所,每次只排50cc。 醫生排除患者是癌症或其他病症後,再分析是否飲水過多、愛食利尿食物等。 如病人情況較急,或需處方可減低膀胱不正常收縮的藥物如抗膽鹼類藥物或Beta-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β-3 Agonist)。 張醫生指,尿頻尿急有棘手也有輕易解決,謹記病從淺中醫。

  2. 2021年3月28日 · 患者常見症狀主要包括小便時會感到赤痛及灼熱、次數變頻密、顏色混濁並帶惡臭,嚴重的甚至出現血尿及小腹脹痛。 「如尿道炎細菌沿尿管向上移,一路進入膀胱,更會造成膀胱炎,或是感染腎臟,引發腎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腰背痛、作悶及嘔吐等徵狀。 再嚴重的話,細菌甚至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引起致命的敗血症。 患者多是女性及兒童. 尿道炎患者中,以女性與嬰幼兒所佔比率較高,通常每3位女性就有一位在一生中會感染一次尿道炎,嬰幼兒則約有5%。 而孕婦、長期病患如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者、患膀胱石、腎石或前列腺肥大者,以及使用留置尿導管者,亦會較容易患上。 而尿道炎亦有很大機會復發,假若患者一年內發病超過3次以上,或是半年內有兩次以上,就屬於復發性尿道炎。

  3. 2019年5月29日 · 中醫藥在改善血管堵塞,降低復發率上顯著功效。 通波仔屬於緊急治療手段,着重於局部阻塞的血管,但容易造成「氣虛血瘀」。 因裝上支架後會削弱心臟功能,阻力增大導致「氣」不夠引起血瘀。

  4. 2020年2月17日 · 以沾有梘液的雙手搓出泡沫,塗抹及輕洗眼鏡,再以水徹底將眼鏡沖乾淨。 2. 如何清潔手機? 不少港人「機不離手」,若想清潔手機,孔教授建議可把小量酒精搓手液噴在紙巾或眼鏡布,用來清潔手機的表面、熒幕保護貼和手機保護套,再用乾紙巾或乾布抹乾。

  5. 2023年10月13日 · 今集《ET至高息》教大家揭穿虛假低門檻的真相,還會介紹一些真正易入場的高息定存,最高達到4.8厘,即用2分鐘睇︰.

  6. 2019年5月10日 · 生理周期可引起水泡. 婦產科專科醫生忻財敏表示,卵巢瘤只是統稱,需要檢查分辨其性質才能知道它會否對健康構成威脅,例如生理性卵巢水瘤,並不構成健康影響,成因是排卵期間卵巢會出現水泡,若經期後檢查時水瘤自動散去,便可以不作處理。 他稱,若卵巢瘤是朱古力瘤或畸胎瘤,則可能需要用手術處理,即使它們一般為良性,但無論大小也可能有破裂出血、扭轉等風險,引發腹腔炎症的危機,故不能置之不理。 正因如此,雖然子宮肌瘤更為常見,但大部分不需要手術切除,反而卵巢瘤切除手術更為常見。 事實上,由於有腹部的脂肪和皮層覆蓋,盆腔又有不少空間,故卵巢瘤未必會產生明顯徵狀,有時會因為腫瘤壓迫而出現肚脹、消化不良等情況,也不易為當事人察覺。 腫瘤爆破可致腹腔發炎. 忻醫生指出,卵巢瘤很多時都是做身體檢查或產檢時無意發現。

  7. 2019年9月28日 · 「中醫常說『淡食能多補』,最好只吃7成飽。 吃得太飽致頂胃、經常胃脹的人,更容易出現黑眼圈、皮膚變差,因中氣不能下行。 甚至連睡眠質素也變差,加劇其他病況。 中氣能往下走的話,能保持精神,也可維持年輕。 同時可試將咖啡、奶茶換成參茶,避免脾胃出狀況。 「以一兩片參焗一碗水,飲完再沖一次。 兩、三日後若發現無上火、熱氣徵狀,可加至三、四片,如是者,可加至五、六片。 (節錄) 【原文: 茹素=健康? 中醫拆解箇中玄機 】 撰文 : 吳霆俊. 欄名 : 知多啲.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