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5日 · 上完廁所後,尿液上出現一些泡泡是很常見現象,但是如果泡泡的數量變得很多、或是過了很久泡泡都不會消散,就可能是蛋白尿,代表腎臟可能已經出

  2. 2021年2月4日 · 對此,醫師解釋,不是所有泡泡都有問題,一般而言,會產生泡泡的原因約略有3種,像是第一、排尿姿勢,他舉跳水為比喻,當入水角度不對便會濺起大量水花,小便也是同樣的道理,若高度太高或太用力,尿打入馬桶時會有水花,就會激起一些泡泡。

  3. 2021年4月26日 · 若尿液混濁,常見原因可能有二:尿道口和生殖道的黏液影響磷酸鹽或尿酸鹽的結晶沉澱。 另外,如腎臟有異常,也可能會出現尿液混濁及泡泡尿的狀況(即蛋白尿)。

  4. 2023年3月30日 · 台灣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生腎臟科謝孟璇表示,很多人腎臟病卻渾然不知,腎臟病也不是老年人專利,一般人可以使用以下五字訣來檢視自己是否腎臟病症狀,分別為「泡、水、高、貧、倦」,這代表着「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跟疲倦」。

  5. 2022年3月11日 · 出現泡泡尿或已是這病「第三期」 9成患者不自知 一族群要小心. 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發生腎臟病變,林先生平時自覺身體狀況控制得宜,只是常感到疲憊、又出現泡泡尿,在醫生建議下進行檢測,才發現竟已邁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 醫生指出,20歲 ...

  6. 2024年4月17日 · 尿液蛋白質一般在300mg/dL為嚴重程度,蛋白尿一般亦不會其他症狀,然至蛋白質超出太嚴重程度,尿液甚至會有泡沫的症狀。不過尿液有泡不代表一家是蛋白尿狀況,還需透過專業體檢來確定狀況。

  7. 2023年9月19日 · 謹記5字訣:「泡、水、高、貧、倦」,若發現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腎臟病症狀,則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民眾可透過「驗尿」及「抽血」檢查方式,了解腎功能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