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3日 · 陳毓劭接著分享另一名案例,6 歲 11 個月大的女孩李小妹化名),身高有 140 公分(大於第 97 百分位),在班上算高,而體重則 35.8 公斤(大於第 97 百分位)。 又因李小妹的媽媽發現年僅 6 歲的女兒竟有胸部突起的現象,才趕緊前往醫院就診。 孩子當下身高全班第一名,並非就不用擔心,陳毓劭補充,李小妹骨齡明顯超前,已有 12 歲大,若運用骨齡預估李小妹成年身高,未來恐怕僅有 151 公分 ;再進行性釋素刺激測驗,診斷李小妹罹患中樞型性早熟,經過 6 個月追蹤後,便開始接受性早熟抑制針(GnRHa)治療。 幸好家長機警發覺性早熟,才能攔截孩子過快的成長發展。 性早熟好比「龜兔賽跑」,遙遙領先僅一時.

  2. 2022年1月17日 · A身高和體重的百分比有些小孩會不盡相同通常身高百分比要比體重百分比來得好一些因為營養對身體骨骼和肌肉的發展有顯著影響孩子多是先長身高再長體重如果相反體重百分比較高有可能是體重過重反而要擔心是不是有性早熟發育過早的問題。 Q4:小孩的生長曲線一直落在同一區間,就表示沒問題嗎? A:小孩的生長發育是和自己比,透過生長曲線圖知道自己的目標身高是多少,透過一路追蹤、及時注意是否有變緩慢,不要認為一年長高有超過 4 公分,且生長曲線都落在 50% 就表示沒問題。 Q5:孩子的生長曲線介於 3~97% 之間屬正常範圍,高於 97% 或低於 3% 才需要擔心嗎?

  3. 2021年12月10日 · 日期:2021 年 12 月 10 日 作者: 盧映慈. 當談到如何讓「孩子好好成長」的議題時,焦點常會放在教育、教養、資源、成績等議題上,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孩子「飲食、睡眠、運動」習慣帶來的健康警訊。 「我覺得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醫生,是因為『長不高』,希望可以找治療的捷徑。 但身高這件事牽涉的層面很廣,不只是長高,而是成長健康的議題。 」北醫附醫兒童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愛群成長診所院長楊晨說。 楊晨醫師開設成長門診多年,卻發現孩子營養不均衡的越來越嚴重,而不均衡不只會造成小矮子,也會造成長得高卻身體纖弱的孩子。 身高兩極化的狀況越嚴重,越應該注意的是台灣孩子的健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楊晨醫師的門診觀察:七成太胖、三成又瘦又矮.

  4. 2019年4月3日 · 亞東醫院小兒部醫師高銓宏表示遺傳內分泌疾病營養不均衡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另外性早熟問題也會促使骨齡超前生長板提前閉合身高成長就會因此受限必須適時對症治療。 「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1年內生長高度小於4公分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2個標準差就需要來看醫生檢查是否生長異常,」高銓宏提醒。 讓孩子長高 家長平時可以這麼做. 「臨床上,最常看到小孩子長不高的原因是家族遺傳或是個人體質問題,」高銓宏表示。 若是這兩個因素引起的身高矮小,就不用特別擔心或治療,家長只需要持續觀察孩子的生長軌跡,並且鼓勵孩子多運動、早點睡覺。 「運動方面,可以鼓勵孩子多進行有跳躍動作的運動,像是籃球、跳繩等。 我建議孩子可以每天跳繩500下,有助於長高,」高銓宏表示。

  5. 2020年9月10日 · 常按神奇 2 穴道讓孩子長高變聰明!. 日期:2020 年 9 月 10 日 作者: 艾蜜莉.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除此之外聰不聰明」、「身高也是許多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雖然智商與身高的發展大多取決於基因,但要如何促進身體發育才是 ...

  6. 2019年1月3日 · 一年長高的身高要大於4公分. 「生長就像是龜兔賽跑』、要看長遠的」,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說父母可以用兒童健康手冊在孩子7歲前比對身高的曲線就學後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但如果孩子身高是倒數的3%或是高到太嚇人比97的人長得還要快就要注意。 如果一年下來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蔡輔仁建議,儘速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可能是因為生長激素不足,「而長得比別人快可能是成長提前啟動,但不代表後續會維持一樣的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了成長時間,這往往是父母容易忽略的。

  7. 2023年6月5日 · 家長總擔心孩子低人一等時該怎麼辦身高矮是許多人的困擾因此發現孩子有長不高的跡象時父母有時會考慮是否該給孩子打生長激素其實健康的孩子不需考慮另外補充生長激素多睡眠多運動擁有良好生活習慣最能促進身體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