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9日 · 台灣筆記型電腦及伺服器大廠廣達集團旗下有許多子公司其中生產光碟機的廣明光電眼見光碟機在網路時代逐漸失去競爭力公司需要開發新產品轉型由於公司內部有許多機械和控制背景人才2011 廣明光電成立內部 Robot 實驗室研究開發協作機器人直到 2016 年達明正式成立。 研發團隊從 10 人發展到現在 150 人,創立初期就在思考,到底要做出什麼樣的機器人? 延伸閱讀: 解雇 243 個機器人! 世界第一家機器人酒店,三年來學到了什麼教訓? 看見市場痛點,研發具內建視覺的機器手臂. 協作式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1996 年出現,主要設計與人近距離互動和工作。 「當時台灣還沒有自己的機器人,都是國外廠商。

  2. 2023年8月30日 · 近一年來當所有人都驚艷於生成式 AI 誕生掌管廣達伺服器業務的資深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心裡想的則是廣達歷經 20 年長征後總算乘上 AI 大勢。 「時間真的到了」,下午兩點鐘,楊麒令在緊湊的會議與會議間撥出一小段空檔,回顧過去一年 ChatGPT 快速迭代演進、GPU(圖像處理器)新品接連問世、同時也為台廠帶來龐大商機時,帶點欣慰地笑道。 外界對廣達的印象,過去多半停留在當年登上筆電代工霸主時的風光,近年相對低調的他們,卻因手中握有 Google、臉書、微軟、亞馬遜北美四大雲端服務商(CSP)客戶訂單,加上接連被輝達(NVIDIA)點名為新品首波供應商,一夕間成為爆紅 AI 伺服器明星,年初至今股價漲幅逾 200%,更推升董事長林百里成為台灣新首富。

  3. 23 小時前 · 黃仁勳成為輝 CEO 以前,是怎樣的人? 此次演講吸引超過 4000 位民眾參與,科技界的重量級嘉賓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出席,線上直播觀看人數突破 6 萬人。

  4. 2021年3月4日 · 在台灣方面5 間獲選的機構包含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首度上榜的則為華碩電腦ASUS以及金寶電子Kinpo Electronics)。 延伸閱讀:鴻海、和碩分頭搶吃 Apple Car、特斯拉供應鏈

  5. 2023年11月6日 · 2022 年營收前 10 大的公司分別為鴻海科技聯華神通台塑台積電和碩金仁寶廣達電腦緯創資通長榮與大聯大控股。 鴻海以營收淨額 7 兆 7618 億元,持續第 15 年蟬聯營收榜首;CRIF 指出,娑安趨勢推估,鴻海在 2025 年將有望突破 8 兆元大關。 台塑則因集團旗下子公司新聚思科技在美國上市,且在 2021 年併購 Tech Data,進一步擴大全球業務板塊,使其營收淨額達到 3 兆 38 億元,居第 2 名的寶座。 同時也是本次調查中,營收成長率最高的集團。 轉型時期,如何養成團隊「適應變化、靈活思考」的能力?

  6. 2012年3月6日 · 若以廣達2011年全年營收1兆809.92億元估算今年雲端伺服器營收可達144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雲端商機喊得震天響雲端訂單卻有如其名跟天邊一朵雲一樣虛無飄渺。 能跟廣達一樣,真正因為吃到甜頭的廠商,可說是少之又少,廣達到底是怎樣做到的? 這就要從2008年說起。 隨著筆電代工業毛利快速下滑,廣達又面臨大環境不景氣的衝擊,林百里決定不只做代工製造,還要轉向雲端運算發展。 當時林百里喊出新3C架構,包括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連結(connectivity)、消費端載具(client device),目標完成後,還要導入系統(system)、解決方案(solution)和服務(service)的3S元素,要藉由與合作夥伴的結盟,提供以廣達為核心的雲端產業鏈。

  7. 2011年6月27日 · 筆電代工大廠廣達於6月25日舉行股東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會中表示雖然今年筆電成長趨緩然而隨雲端運算發展成熟將會有更多裝置應運而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