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7月21日 · 嬰幼兒急性腸胃炎是讓家長很頭痛的傳染性疾病腸胃炎分病毒型細菌型一旦感染容易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家長該如何警覺寶寶如果有急性腸胃炎照顧上需要注意那些事項而平時又要做好那些防範措施才能減少嬰幼兒得到腸胃炎的機會病毒型腸胃炎輪狀諾羅最常見. 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蕭玥玲醫師表示,造成嬰幼兒腸胃炎原因可分病毒型以及細菌型引起的腸胃炎。 好發於秋、冬季節的輪狀病毒、諾羅病毒都屬於病毒型;細菌型則包括:沙門氏菌、曲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全年都可能發生,其中沙門氏菌較常發生在夏季。 病毒型腸胃炎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瀉、腹痛,或是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2. 2019年9月10日 · 關鍵字急性腸胃炎 、 腸胃型感冒 、 水 、 共食 、 諾羅病毒. 開學以後,除了腸病毒變多以外,嘔吐或是肚子痛的病人最近也開始變多‚有碰到全家庭都淪陷的情況,有家長問我說這是不是所謂的「腸胃型感冒」? 其實在教科書上是沒有所謂的「腸胃型感冒」這種疾病,有些醫師所說的「腸胃型感冒」就是一種「急性腸胃炎」,會有發燒、噁心、嘔吐、肚子痛或是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而且會有傳染力,但是很多家長聽到「急性腸胃炎」,會誤以為只是吃壞肚子而已,往往忽略其實傳染力還蠻高的,所以造成全家都中標的情形,或許使用「腸胃型感冒」這個名詞,家長比較聽得懂。

  3. 2020年7月24日 · 關鍵字: 腸胃炎急性腹瀉 、 嬰幼兒. 炎炎夏日近來兒童腸胃炎也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了兒童腸胃炎有70%都是病毒性腸胃炎治療上除了止吐止瀉以外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避免脫水回復與維持體液與電解質的恆定常被家長問到小朋友拉肚子到底可以吃什麼呢改善脫水首選口服補充液. 在腸胃炎初期,小朋友可能會因為嘔吐或腹瀉而有缺水的症狀。 臨床上,我們常常問小朋友哭泣是否有眼淚? 尿量是否正常? 同時看看眼眶是否凹陷,嘴唇是否有乾裂的狀況。 如上述評估起來僅有輕微脫水的狀況, 治療首選是口服補充液 ,或者部分藥局稱之為電解質補充液/口服點滴。 口服補充液屬於低滲透壓液體,有適當的電解質與糖分,

  4. 2021年8月6日 · 孩子不會嘔吐後就可以吃一般的食物但要避免油炸辛辣高纖的食物若是仍在喝奶的小小孩喝母奶的寶寶不需更換配方奶寶寶則須要請醫師判斷病情決定一般不建議沖泡稀釋奶粉以免營養攝取不足嚴重腸胃炎時可考慮暫時使用無乳糖配方奶因為寶寶腸道乳糖酶被破壞),症狀解除即可換回。 延伸閱讀: 大人愛吃的美味食材,做成副食品給孩子吃恐引發食物中毒. <圖/經顏俊宇醫師授權> 兩款兒童常用止瀉藥注意事項. 1.舒腹達(Smecta):含微量鉛. 【作用】 保護胃腸黏膜,吸附消化黏液、病菌、毒素,可減少排便量與縮短腹瀉時間。 【劑量】 (1)2歲以上。 每日2~3包. (2)若有服用其他藥物,需間隔2∼3小時,以免干擾藥效。

  5. 2009年11月4日 · 發燒!. 認識寶寶急性腸胃炎. 作者: Editor | 發表日期:2009-11-04. 分享. 收藏. 關鍵字: 嬰幼兒 、 急性腸胃炎 、 拉肚子 、 發燒 、 病毒感染 、 小兒常見疾病. 進入秋冬季節,氣溫驟降,又是病毒開始活躍的時候,也是家長們最需要戒備的時刻,寶寶 ...

  6. 2019年4月5日 ·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林捷忠醫師表示寶寶腹脹的可能原因如下: *在喝奶的過程中,吸入較多空氣(親餵與瓶餵皆有可能吸入空氣),導致腹脹。 *配方奶或母乳皆有可能會 發酵、產氣 ,有可能使寶寶的肚子脹氣。 *在副食品中,吃下較多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豆類等,也有可能會脹氣。 如何知道寶寶腹脹不適? 林捷忠醫師強調,許多爸媽誤以為「如果寶寶的肚子鼓鼓、圓圓的,吃完肚子比較大,這就是腹脹」,但即使寶寶的肚子圓圓鼓鼓的,卻吃得好、睡得好,沒有特殊不適症狀、成長狀況也正常,其實不是真正的腹脹;林捷忠醫師認為真正有問題的腹脹,是拒食、體重成長狀況不佳(偏離生長應有曲線)、或是吃完後因腹脹而感到不舒服(寶寶可能會哭鬧),或是甚至有嘔吐症狀。 *緩解方式. 林捷忠醫師建議:

  7. 2019年5月15日 · 7歲的小文腹痛爸爸帶小文去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於是開藥給小文服用並叮囑回家以後多休息與補充水分雖然小文都有依據醫囑但腹痛症狀反而愈來愈劇烈2天後心急如焚的爸爸帶小文去醫院急診醫師在做了更多詳細的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急性闌尾炎」,而且已引發腹膜炎! 小兒外科醫師評估後緊急動手術,並同時以抗生素治療。 小文在住院治療1週以後,總算康復出院。 為什麼孩子會有闌尾炎呢? 如果發生了,爸媽該怎麼照顧呢? 闌尾炎是什麼? 為什麼會得闌尾炎? 闌尾炎(俗稱盲腸炎)是指闌尾發炎,大多以急性為主。 闌尾位於右下腹,在小腸與大腸的交界處,急性闌尾炎好發於6~18歲學齡兒童及青少年,但學齡前孩童或大人皆有可能發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