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養豬產業關鍵一年:2023年回顧 重啟外銷與轉型升級. 內容提供/《畜產報導》. 文.圖表/中央畜產會企劃組資訊課. 國內延續近年毛豬飼養場數與在養量遞減趨勢,在2023年5月底養豬頭數調查中,毛豬飼養場5,893場,在養總頭數約524.2萬頭,較2022年11月底(上次 ...

  2. 20231003. facebook. line. twitter.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開拓國產賓朗豬做實驗動物,供應生技醫藥產業應用。 (圖片提供/畜產試驗所)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開拓國產賓朗豬供應生技醫藥產業應用獲得外商公司認可共同合作開發藥物測試模式運用賓朗豬作為臨床前測試豬種受測皮膚用藥成功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上市許可。 畜試所配合農業部實驗動物3R政策,技轉客製化生產供應方案,可減少實驗動物不必要的犧牲浪費,有助提升臺灣生醫產業發展。 國際上動物實驗使用小型豬主要以白色哥廷根豬為主,國內則以黑色蘭嶼豬為多,雖然畜試所自100年即育成白色賓朗豬,上市多年卻未成為動物實驗選購主流豬種。

  3. 大統利用自行研發的快速醱酵設備,搭配2021年起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中興大學合作轉的優勢醱酵菌──枯草桿菌之有機肥微生物製程技術,產出高肥分、高穩定性固液態有機肥,2022年已正式上市銷售,並與超過50種作物品項的農友合作肥效試驗,反應皆相當良好。 大統生物科技集團總經理黃呈均提到,傳統禽糞堆肥加工及有機肥推廣,常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是成本,占農友投入意願最大考量;第二是製程需耗費較大空間和時間,處置不當更會散發惡臭、排出廢水,造成環境汙染;第三是成品品質控管不易,除了肥效打問號,未經完全腐熟及殺菌的糞肥,更可能傳播病原菌、累積有害物質,對植物土壤造成傷害。 「大統獨創的快速醱酵工藝,加上超大型工業化生產規模,正是要解決這些難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0915. 擎億機械老闆林秋貴與最新研發之變形小金鋼牌CY3000型電動雙輪式中耕機。 除了傳統農機,更不惜成本朝向電動化發展,為貼合顧客需求不斷精進改良,成功開發出重量輕、好操作、性能佳且擁有多項專利的電動中耕機與電動割草機。 文/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傳統燃油引擎的中耕機體型笨重,行走中轟隆隆的巨響恰似從天邊降下無數道驚雷,讓人膽顫心驚;其運作過程中排放出的廢氣與揚起的粉塵,更令人不禁退避三舍;飛沙走礫,掩鼻捂眼,狼狽不堪,是農民當下的寫照。 面對如此窘境,農機電動化可謂最佳解方。

    • 臺灣現有的生物科技發展與潛在機會
    • 農漁畜技術整合的重要性
    • 後端保鮮與行銷如何輔助市場拓展
    • 結論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營運中心王惠鈞院士指出,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的核心平臺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包括人體生物資料庫、臨床實驗合作聯盟、同步輻射,都是臺灣農業生技發展的重要基礎。以此為基礎,他希望臺灣能建立以生技產業為主題的「生技方城市」(biotopia),吸引國際優質生醫公司前來成立研發中心,達到國際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的三合一目標。 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葉國楨主任則利用生動的故事來說明生物經濟的發展,其中一則故事是這樣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調查發現,全球有2億5千萬學齡前兒童缺乏維他命A,這些兒童多數屬於弱勢族群,為了讓那些以稻米為主食的弱勢族群也能獲得足夠營養,瑞士的Ingo Potrykus和德國的Peter Beyer於1992年研發基改「黃金米」並不斷改良,至2018年已獲得紐西...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陳全木院長帶領大家討論了動物科技在農業與生醫領域的應用。他引用研究資料指出,濫用抗生素將威脅經濟動物的存續與未來發展,為了人類健康,發展抗生素之替代方案勢在必行。除此之外,應用基因科技也能提高動物福利,比方在畜牧業中,可以令牛隻不長角以避免互鬥受傷,大大減少了管理成本。雖然臺灣有良好的研究技術,但在產業發展上仍需要更多法規與專利的輔助,才能真正提升農民生活。 另一方面,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天然藥物研發處許竣傑副處長則介紹了植物新藥開發的現況。他指出一種新藥需要耗費多年才有可能取得成果,從發明創新過渡到產業應用、由產品試做提升到大規模產業化,都有各自的難關要過。然而,一旦研發成功,將有無數人受惠,從研發過程中衍生出的保健食品也有很大商機,因此植物新藥是臺灣生技的契...

    解決了前端的研發與產品生成的問題,如何幫助產品維持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國立中興大學謝慶昌副教授就對與會來賓丟出了「水果如何保鮮」的問題,並幽默回答:「答案是趕快吃掉」。但「趕快吃掉」這個簡單的答案涉及物流和運輸的大學問,對此,他提出保鮮的「5度5關」:溫度、濕度、空氣濃度、成熟度和速度都需要列入考量。同時,採收處理技術也要因應水果品種、銷售目標、市場和經濟效益而調整。 臺灣屏東農業國際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徐文莉總經理則分享了水果的創意行銷案例。水果的喜好因人而異,因此需要分眾市場,做出市場區隔,舉例來說,智利櫻桃針對中高收入群體,而澳洲櫻桃針對高收入群體;泰國榴槤針對中等收入群體,而馬來西亞榴槤針對高收入群體。因此,我們也需要對臺灣水果做差異性特點行銷。徐總經理說,在把鳳梨銷售...

    此次藉由7位主講人分別從研發、保鮮到行銷等方面分享了我國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的現況和展望,不但讓與會來賓對生技在農業上的應用有深入且全面的認識,相關意見也將成為後續政策制定時提供可靠的思考方向。本次會議不僅展現了產、官、學、研投注在農業科技議題上的心力,主講人也透過會議傳達對生物經濟產業的看法與建議,綜合各界討論後的成果更有利於我國農業持續產業化、國際化並邁向永續發展。 「農業生物經濟未來產業契機研討會」相關活動訊息請上:https://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event/detail/42 本文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合作刊登 【企劃廣編】 1. 標籤 2. 生物經濟 3. 企劃廣編 4.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5. 農科院 1. facebook 2....

  6. 20181128. 企劃製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文/陳姿君 攝影/鍾士為. 全球布局發展是農企業經營成長的重要策略,以科技農企業為出發,結合優勢產業與支援體系,以制度化、體系化及全球化來建立科技農企業國際經營能量。 許多科技農企業在輔導團隊的幫助下,強化運營與管理、整合多元創新,結合技術、智財、設施設備與營運模式,踏上國際舞台。 接下來,帶你一窺科技農企業如何跨出服務躍升、智慧轉型的嶄新未來。 從早期宛如迷你小隧道般的簡易塑膠布溫室,到今日搭配風扇或水簾等降溫配套設備,全自動作業外,還能精確收集數據的智慧溫室,皆展有限公司不但是守護臺灣農業發展那雙呵護的手,也成為輸出海外的另類臺灣精品。 打造臺灣農業的保護罩.

  7. 陳良基指出,科技部將從三方面來協助農業科技發展,首先是智慧機械及AI和IOT物聯網在農、漁、畜業的應用,二是農業生、水資源及環境優化等技術,三是研發農、漁、畜產品的保鮮技術,結合「科技」,期望能創造出新的解決方案。 陳吉仲強調,科技運用到農業需要考量「農民的接受參與」、「技術成熟與量化」以及「市場接受」三大面向,因此將會在全臺灣辦理相關的座談活動,與農民一起坐下來討論。 未來希望藉由臺灣實力雄厚的ICT製造、資通訊等技術,導入傳統農業,透過感測技術、智慧機器裝置、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打造智慧農業,期望能翻轉農民「靠天吃飯」的宿命。 標籤. 人口老化. 大數據. 機械. 農民. 創新研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