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8日 · 台日友好! 能登強震賑災專戶3天逾8427萬 衛福部增收據索取網站. 為協助日本能登半島賑災行政院責成衛福部開放賑災專戶接受民眾愛心捐款初步統計截至1月7日為止已收受捐款新台幣8427萬餘元。 (路透) 2024/01/08 19:0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為協助日本能登半島賑災行政院責成衛福部開放賑災專戶接受民眾愛心捐款開放期間為今年1月5日至19日初步統計截至1月7日為止不含外交部捐贈的6000萬日圓已收受捐款3萬5028筆新台幣8427萬餘元衛福部表示,也建置捐款收據索取服務網站,民眾完成捐款可上網填寫,後續會提供收據。

  2. 2024年1月1日 · 國際今日熱門. 2023/12/31 16:10. 2023/12/31 18:38. 2023/12/31 16:48. 2023/12/31 19:39. 2024總統立委選舉. 網友回應.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今天下午4點10分台灣時間下午3點10分),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部分地區震度達7級日本氣象廳立即對日本海沿岸發出海嘯警報要求民眾儘速遠離海岸日本首相官邸已成立災情指揮中心,目前尚無災情回報。 日本放送協會(NHK)地震速報指出,石川縣能登半島外海在今天下午4點多,連續發生數波強震,第一波在4點6分為芮氏規模5.7、第二波於4點10分則達7.6,石川縣能登震度達7級,新潟縣中越6弱,新潟縣、富山縣、石川縣、福井縣的部分地區為5強的震度,連東京都能長時間感受到搖晃。

  3. 2024年4月4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東部外海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規模7.2地震花蓮震度6級不僅全台有感就連日本沖繩縣也感受到明顯搖晃甚至一度發布海嘯警報直至中午解除事後日本氣象廳在記者會上指出多名專家學者研判這是一起逆斷層型地震與日本今年1月發生的能登半島地震為同類型綜合日媒報導台灣周邊的歐亞大陸板塊位於陸地側與位於海洋側的菲律賓海板塊位置關係相當複雜」,目前暫不清楚詳細作用機制但日本氣象廳認為這起地震是受到海板塊所影響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副教授石山達也指出,「這次發生海嘯可能是海底發生了地殼變動。 氣象廳解釋,在板塊擠壓地區經常會發生「逆斷層型」地震,台日2國周邊海洋側板塊下沉,與陸地側板塊發生擠壓,隨著這種力量的累積,很容易發生逆斷層型地震。

  4. 2024年4月7日 · 根據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針對3日發生在台灣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教授今村文彥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以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震源斷層資料為基礎來進行海嘯如何傳遞的模擬。 模擬結果顯示,台灣地震後引發的海嘯,在地震發生後約15分鐘,抵達與那國島;接著在約30分鐘後,到達石垣島;約40分鐘後,來到宮古島;再過約1小時後,到達了那霸市。 報導指出,日本氣象廳在台灣發生地震後,一度預測海嘯高度恐達3公尺,因此立即發布海嘯警報,但最後觀測到的海嘯,最高約30公分。 有關海嘯高度的誤差,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台灣地震「橫跨海洋與陸地」,儘管地震規模有超過7,然而靠海洋這側地震引發海嘯的能量僅剩部分,因此海嘯的高度並不高。

  5. 2024年1月4日 · 2024/01/04 12:07.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於1月1日下午發生規模7.6強震迄今已傳出有73人不幸罹難對此我國民眾感同深受紛紛期盼能伸出援手。 行政院責成衛生福利部開設賑災專戶,明(5)日起至19日民眾可透過郵局、台灣銀行、國庫署以及四大超商等方式捐款;國外民眾亦可透過兆豐銀行帳號盡一份心力。 另我國政府宣布捐贈6000萬日圓賑濟災民,將用於協助日本政府救援以及災後重建。 外交部今日上午舉行「支援能登半島震災 為日本加油祈福」記者會,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今年新年期間日本能登半島發生芮氏規模7.6強震,迄今已傳出73人不幸喪生,相信讓許多國人的心都感到糾結。 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副總統不僅第一時間表達對日本人民的慰問,也請他向片山大使表達關心之意。

  6. 2024年1月1日 · 根據日本氣象廳觀測顯示當地時間今1日下午4點10分台灣時間下午3點10分),在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地震深度為10公里 ...

  7. 2024年2月14日 · 2024/02/14 15:34.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京都在今14日當地時間下午3點29分台灣時間下午2點29分),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在京都伏見區4級日本氣象廳指出,民眾無須擔心這次地震引發海嘯。 根據 日本氣象廳 資訊日本今天當地時間下午3點29分京都發生規模4.3地震震央在京都南部震源深度僅10公里最大震度在京都伏見區4級京都地震???????? ちょっと揺れましたね。 #京都地震 #地震速報 pic.twitter.com/PNUNoJiLPD. — अनिल सिरोही (@Anilsirohi_) February 14, 202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