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門水庫 是 台灣北部 的主要 水庫 之一,位於 桃園市 大溪區 、 龍潭區 、 復興區 與 新竹縣 關西鎮 之間的石門峽谷。 石門水庫曾經是 遠東地區 最大的水庫,採 土石堤岸型壩體 ,攔截 大漢溪 溪水蓄水而成,是台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 沿革 [ 編輯] 石門勝景. 背景 [ 編輯] 桃園台地 為古 石門溪 所沖積而成的 沖積扇平原 。 但在古石門溪上游發生 河川襲奪 後,桃園台地的河流多荒溪型河流,而缺乏穩定供應的水源。 因此清代墾民在入墾桃園台地後,多以興建 埤塘 來供應灌溉所需的水源,但仍無法完全掙脫「看天田」的困境。 清代桃園台地的水利事業多為墾民自己修築。

  2. 石門右岸抽蓄發電廠位於臺灣 桃園市 大溪區為台灣電力公司規畫興建的小型抽蓄水力發電廠該發電廠利用石門水庫作為上池與石門水庫後池堰作為下池進行抽蓄與發電該電廠預計於2033年完工啟用屆時將由鄰近的台灣電力公司石門發電廠管理營運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石門水庫 是 台灣北部 的主要 水庫 之一,位於 桃園市 大溪區 、 龍潭區 、 復興區 與 新竹縣 關西鎮 之間的石門峽谷。 石門水庫曾經是 遠東地區 最大的水庫,採 土石堤岸型壩體 ,攔截 大漢溪 溪水蓄水而成,是台灣第一座多功能水庫。 沿革 [ 编辑] 石門勝景. 背景 [ 编辑] 桃園台地 為古 石門溪 所沖積而成的 沖積扇平原 。 但在古石門溪上游發生 河川襲奪 後,桃園台地的河流多荒溪型河流,而缺乏穩定供應的水源。 因此清代墾民在入墾桃園台地後,多以興建 埤塘 來供應灌溉所需的水源,但仍無法完全掙脫「看天田」的困境。 清代桃園台地的水利事業多為墾民自己修築。

  5. 石門發電廠 ,全名為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石門發電廠 ,隸屬於 臺灣電力公司 的 水力發電廠 ,位於 臺灣 桃園市 龍潭區 的 石門水庫管轄包括石門電廠 」與「 義興電廠 」,以及2020年新設立的石圳聯通管小水力電廠,皆係攔截 大漢溪 溪水發電。 石門電廠裝置容量為90 MW (9萬瓩),而義興電廠裝置容量為40 MW (4萬瓩),石圳聯通管小水力發電廠裝置容量為4.54 MW (4,540瓩),總裝置容量為134.54 MW (13萬4千 千瓦 )。 沿革[编辑] 石門電廠於1954年7月動工興建、1964年完工,義興電廠於1977年動工興建,1984年完工。 石門電廠與義興電廠兩座發電廠完工後,由 經濟部水利署 委託台灣電力公司代營運。

  6. 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 是 經濟部水利署 所屬機構,專責 新竹 以北地區 水資源 開發、維護管理及經營事項。 沿革 [ 編輯] 1954年5月為推動 石門水庫 興建, 行政院 指示經濟部成立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水利局 、 台灣電力公司 及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代表參加,經濟部水利司司長 鄧祥雲 兼任主任委員。 1955年7月,行政院成立「石門水庫建設籌備委員會」, 副總統 陳誠 兼任主任委員,負責籌措經費及設計施工。 1956年7月,行政院成立「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負責施工。 1963年6月,因石門水庫竣工,「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任務完成而結束。 水庫交由同年8月成立的「 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委員會 」接管。

  7. 水豐水庫 ( 朝鮮語:수풍댐/水豐댐 )位於 中國 遼寧省 丹東市 寬甸滿族自治縣 和 朝鮮 平安北道 的 鴨綠江 上。 距下游 太平灣水電站 29.5km,下游距丹東市區70公里。 是東北最大的水庫, 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的組成部分之一。 1937年至1941年建設時為世界第四大水電站。 技術概況 [ 編輯] 水豐水電站為中朝兩國共有,業主為中朝鴨綠江水力發電公司。 水豐水電站由砼重力大壩、左岸壩後式廠房、右岸筏道和右岸埡口上的副壩(非常溢洪道)組成。 水豐大壩為砼重力壩,長899.5米(分為60個壩段),壩高106.6m,壩頂高程126.4m,防浪牆高4.6m。 大壩基礎主要是 花崗片麻岩 , 偉晶花崗 和 斑岩 。 主壩上游面在高程85m以上為垂直立面,以下為1:0.05的斜面。

  8. 石門水庫是中國海南省 樂東黎族自治縣西南部九所鎮境內望樓河下游的一座中型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和養魚的多年調節的中型水利樞紐石門水庫工程始建於1958年1969年擴建現總庫容6450萬立方米正常蓄水庫容2080萬立方米

  1. 相關搜尋

    水庫即時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