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在野時期. 民進黨再次執政時期. 選舉紀錄. 著作. 榮譽. 政治立場. 個人生活.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游錫堃. 臺灣正體. 工具. 游錫 ㄎㄨㄣ (1948年4月25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民主進步黨 籍,是民進黨創黨小組成員之一,生於 宜蘭縣 冬山鄉 。 1980年代初進入政壇後,曾先後擔任過臺灣省議員、 宜蘭縣縣長 、 行政院副院長 、 總統府秘書長 、 行政院院長 、 民主進步黨主席 、 立法委員 、 立法院院長 等黨政要職,成為 臺灣民主化 後首位先後擔任過行政院院長與立法院院長的政治人物 [1] [2] [3] 。 童年時期家境貧寒,且因房屋和田園處於低窪地帶而常遭天災暴殄,需要舉債拮据生活。

  2. 早年. 童年時期. 1948年4月25日(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农历 三月十七日),游錫堃出生於台灣 台北縣 羅東區 (後屬 宜蘭縣 ) 冬山鄉 太和村的一戶農家中。 [6] 其父游木溪是 佃農 出身,母親黃氏是游家的 童養媳 。 游錫堃為長子,下有一位妹妹、兩位弟弟。 因「 耕者有其田 」政策,有田二 甲 半。 游錫堃年幼時性情憨厚,常被旁人喚作「憨堃」。 游錫堃家宅地處低窪之地,附近的 冬山河 水情暴虐,在當時災害頻仍,時常導致家田欠收以致舉債度日。 尤其是在1961年「 波蜜拉颱風 」中,游氏除家人及一頭水牛倖存外,房屋、水稻、菜園、豬、雞及農具等賴以謀生的物資在一夜之間全毀,艱困非常。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游錫堃 先生. 學 歷. 民國74年 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畢業. 經 歷. 民國70年 - 78年 臺灣省議會第7、8屆省議員. 民國75年 - 79年 民主進步黨第1、2、3、4屆中常委. 民國79年 - 86年 宜蘭縣第11、12屆縣長. 民國83年 - 85年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 民國87年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民國88年 - 89年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 民國89年 民主進步黨總統大選指揮中心主席團主席兼總發言人. 民國89年 行政院副院長. 民國89年 國立藝術學院兼任教授. 民國90年 - 91年 總統府秘書長. 民國91年7月 民主進步黨第10、11屆指定中常委. 民國91年 - 94年2月 行政院院長.

  5. 在省議員任職期間游錫堃亦推動當局開放已封閉數十年的返陸探親也取得了 東海大學 的學位完成其高等教育履歷1989年游錫堃代表民進黨贏得宜蘭縣縣長選舉得以主政宜蘭身份從問政轉為執政。 任內興建了羅東運動公園等設施,提倡普及台灣本地語言教育並創立宜蘭童玩藝術節等大型活動。 並繼承前任陳定南的主張,排除來自中央政府的壓力,阻止了具有污染風險的 六輕 工業項目落戶宜蘭。 1997年卸任後,短暫受時任 台北市市長 陳水扁 延攬出任 台北捷運公司 董事長。 2000年民進黨贏得 總統選舉 ,首次取得國家執政權後,游錫堃受命出任行政院副院長。 後來因 嘉義縣 八掌溪事件 處置不利而辭職,轉任總統府秘書長。 2002年2月,受命重返 行政院 接替 張俊雄 出任行政院院長。

    • 早年經歷
    • 從政經歷
    • 從政之路
    • 相關軼聞
    • 争议
    • 外部連結

    年幼時,家貧而務農多年。13歲時,家中房屋因颱風毁於水災,而其父於同年因結核病逝世。從宜蘭中學(現宜蘭高中)初中部輟學,在農田工作。父親去世後,母親為生計而改嫁給湖南人夏福禧,夏福禧為軍人,因人事調整,婚後不久後被調到淡水情報學校,擔任炊事班長。游錫堃剛當選省議員時,夏福禧去世;當時游錫堃選在老家附近的冬山國小禮堂盛大舉辦告別式,感謝夏福禧的養育之恩。 19歲時,在羅東高商就讀夜間補校期間,曾加入中國青年黨。1970年,畢業於西湖高級工商職業學校。1972年,考上致理商業專科學校(後改制為致理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科夜間部(二專)。1975年,從致理商專畢業。1981年當選省議員,1985年從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畢業。

    1986年7月起,加入由黨外人士組成的「建黨十人小組」,開始秘密進行民主進步黨組黨事宜。在民進黨贏得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前,曾經擔任過兩任共8年(1981年-1989年)的省議員和兩任共八年(1989年-1997年)的宜蘭縣縣長,1994年到1996年間曾兼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任第二任縣長時,以環保、觀光、資訊和文化立縣為主要目標。 1990年,無條件捐出競選結餘經費400萬元新台幣,與宜蘭地區文教和企業人士共同創立了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以延續仰山書院的古道遺風。1998年,應臺北市市長陳水扁的邀請,擔任臺北捷運公司董事長一年。陳水扁求連任市長失敗後,在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的邀請下擔任民進黨秘書長。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和呂秀蓮就任中華民國正副總統,游錫堃出任中華民...

    宜蘭縣長任內

    游錫堃是臺灣首位標榜「文化立縣」的縣市長,在八年主政之下,運用有限的資源開發出多項文化創舉,以「宜蘭國際童玩節」及「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最為著名。1993年的《天下雜誌》民調指出,在全國五個生活品質滿意度最好的縣市中,宜蘭縣排名躍居第一。 重要政績如下: 1. 實施本土教育,解放獨尊國語、校園內禁用方言等政策,促使教育部將鄉土教育列為正式課程。 2. 率先實施學校本土藝術薪傳計劃,在學校提倡歌仔戲,並創辦全國第一個官辦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促使中央重視而催生了教育部普設獎助辦法,鼓勵學校薪傳本土民俗藝術。 3. 創設全國第一座鄉土史館「宜蘭縣史館」和規劃全國第一座地方博物館「蘭陽博物館」。 4. 實施公共工程藝術化,美化蘭陽平原。 5. 推動「宜蘭厝」計劃,是台灣第一個官方導引的美化民宅計劃,以便能逐步達到改善地景目的。 6. 綜合規劃改建新校園,使校園具整體感。 7. 舉辦「歡樂宜蘭年」,成為全國唯一在除夕夜與全縣民眾一起圍爐的縣市政府。 8. 創辦宜蘭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邀請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日本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等名校共聚冬山河划船。...

    國際事務經驗

    1. 1. 2007主席任內出訪美國,應邀於民主進步黨美西/美南/美東黨部發表演說。 2. 2. 2006主席任內出訪日本,應邀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及東京基金會發表演說。 3. 3. 2006主席任內出訪美國,應邀於美國傳統基金會及國家記者俱樂部(NPC)發表演說 4. 4. 2006主席任內擔任總統特使出席日本前首相橋本 龍太郎喪禮。 5. 5. 2004院長任內擔任總統特使出席多明尼加總統就職典禮並訪問、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國家,並過境美國。 6. 6. 2002院長任內出訪海地、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貝里斯等國家,並過境美國。 7. 7. 2000總統府秘書長任內擔任總統府對日工作小組召集人,並多次出訪日本。

    政治干預原住民正名運動

    2002年6月,發布原住民族別認定辦法,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堃不顧南投的太魯閣族、多達族和德各達雅族的反對,於選舉造勢場合逕行宣布讓部分花蓮的賽德克族太魯閣人另外成立太魯閣族,脫離賽德克族,並依此核定邵族、噶瑪蘭族和太魯閣族的正名。但事實上,花蓮的太魯閣族人並非全體贊成此決定,因他們認定自己本身應歸屬至賽德克族,而南投的太魯閣人、多達族和德各達雅族則堅決反對到底。

    「天助阿扁」

    2006年9月11日,游錫堃在美國紐約法拉盛臺灣會館「努力打拚20年,民進黨20周年黨慶」的活動中表示:「9月9日倒扁當天,天公下大雨,代表天也不肯倒扁,是天助阿扁,天佑台灣。」、「反貪腐倒扁人士說穿了就是舊勢力的反撲與尋求復辟,目的就是要把本土政權搞垮,是幫中國人在糟蹋臺灣人。」

    華裔臺灣人

    在民主進步黨20週年黨慶大會上,游錫堃說道:「我是華裔臺灣人。」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剛認為:「游主席的『華裔臺灣人』言論具有驚人的顛覆性,因為這是在徹底地面對一個事實。長久以來,在日常政治文化中佔據著『臺灣人』本尊的閩南人該是承認他自身也是外來移民之一的時候了!『華裔臺灣人』可以是一真實面對自身的正名運動的肇端。」、「不論游主席是否意識得到,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臺灣其實並不是閩南人或客家人的原鄉,這兩個群體其實都是『華裔臺灣人』,而真正可以稱臺灣為原鄉的只有『原住民』。」

    「中國人糟蹋臺灣人」:2006年9月16日,游錫堃在台灣社主辦的「我們在向陽的地方-愛、希望、台灣之光」集會中指出:「倒扁總部的幹部王麗萍講臺灣國人民時,就要被迫向紅衫軍道歉,但雷倩等人卻可以大喊中華民國萬歲,這不是替中國人在糟蹋臺灣人嗎?台灣絕對不能讓『紅色恐怖』打倒、被糟蹋、被看輕!臺灣國加油!」並認為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全場紅海一片,竟然一面國旗都不拿,但是游錫堃的這段談話被部分媒體斷章取...
    「中國豬事件」:2006年9月25日,游錫堃對《中國時報》指出他發表「中國豬」的言論而動怒,聲稱該報導「惡意虛構、無中生有」,揚言將提出告訴,《中國時報》於次日刊登道歉啟事。12月28日,游錫堃為控告《中國時報》誹謗案而親自出庭。
    廢除清明節事件:2007年4月4日,民進黨中常會宣佈要廢除清明節,游錫堃表示並非廢除清明節,而是廢除「蔣公誕辰紀念日」與「蔣公逝世紀念日」。況且逝世日跟清明節同一天,再加上民進黨中常會也決定廢除清明節,但將4月7日的「鄭南榕自焚日」定為「言論自由紀念日」。
    勿投台聯:2008年1月2日,民進黨中常會散會後,游錫堃公開呼籲:「選民將政黨票集中投給民進黨,不該分散給台灣團結聯盟,否則團結的藍軍將使得分裂的綠軍輸得土土土(慘敗)。」2008年1月3日,台灣社發表聲明稿《堅持公投討黨產,政黨票投民進黨》,刻意把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升高為「『臺灣、中國,一邊一國』與『一個中國,終極統一』」的對決,要求所有認同臺灣主體意識的選民在舉投票日應該集中政黨票投...

    Template:Wikiquote 1. UDN/台灣話題人物篇/政治名人堂/游錫堃【正體中文】 2. 徐宗懋,〈游錫堃的原鄉情〉【正體中文】 3. 游錫堃臉書facebook 4. 游錫堃Google+ 5. 游錫堃參選新北市長後援會 6. 游錫堃 網路後援總會 Template:Start boxTemplate:S-gov|-|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宜蘭縣政府Template:S-beforeTemplate:S-titleTemplate:S-afterTemplate:S-offTemplate:S-beforeTemplate:S-titleTemplate:S-afterTemplate:S-titleTemplate:...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游錫堃游錫堃 - Wikiwand

    游錫 ㄎㄨㄣ (1948年4月25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民主進步黨 籍,是民進黨創黨小組成員之一,生於 宜蘭縣 冬山鄉 。. 1980年代初進入政壇後,曾先後擔任過臺灣省議員、 宜蘭縣縣長 、 行政院副院長 、 總統府秘書長 、 行政院院長 、 民主進步黨 ...

  7. 2021年7月31日 · 出身自宜蘭農家子弟游錫堃曾在紡織公司信託公司任職直到1975年12月為當時的黨外人士郭雨新助選1977年擔任林義雄競選省議員的競選總幹事最後也走向幕前1981年參選省議員當選游錫堃受訪指出投入省議員選舉在1980年底就要開始準備但當年2月28日發生林宅血案4月18日美麗島事件宣判社會氣氛肅殺他仍決定抱視死如歸的心情參選。 進入省議會後,游錫堃與當時同為省議員的蘇貞昌、謝三升,由於問政犀利,被譽為「黨外鐵三角」。 游錫堃分享昔日軼事表示,現在大家在講的「番薯不驚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這段話是出自謝三升寫的詞,原詞是「番薯落土不驚爛」,後來他建議把「不驚」兩字往上提,變成「番薯不驚落土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