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知易行難~到知難行易 大道至簡是為中醫. 40年的中醫道上,見過臨床醫師各種的處方琳琅滿目,有的單味處方,藥量極少,一方藥洋洋灑灑多味。. 有的堆疊多方論病處置,病人何處有病,就下該處藥方,每處或有辨證。. 有的揪出病灶專攻一處僅一方藥 ...

  2. 2023年3月20日 · 中醫經方醫學,提供症狀反覆不斷、或者全身被多重症狀包裹,從頭病到腳等,就診的另一種選擇,依循的準則是「治病的人,非人的病」,用的診斷方法是「審證論因」。. 證是很多症狀的集合,從很多症狀中歸納總結出致病因素,像西醫做了各種檢查 ...

  3. 文章內容. 漫談肥胖與減重─有關中西醫學的新知與回顧2. 門診常見想減重或減肥的患者,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她 (他)一個禮拜可以瘦幾公斤﹖ 什麼時候可以達到她〈他〉們設定的體重?. 筆者花了許久時間介紹的健康注意事項,易被當耳邊風,也因此常常成效 ...

  4. 譬如:血管緊張加血液動力太強(肝陽上亢證)尚屬可逆階段,是中醫藥價值領域;等發生腦出血,則是中西醫學皆不可逆階段。 再如:慢性腎炎尚為可逆階段,是中醫藥價值領域;邁入尿毒症層次是不可逆階段,是西方醫學(血液透析與臟器移植)的價值領域。

  5. 中醫把對人體具有推動、溫煦作用的氣,稱之為「陽」,像是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一樣;而把對人體具有營養、滋潤作用的物質稱之為「陰」,例如唾液、汗液、組織液、淚液、皮脂腺分泌、關節液…等,因此「陰虛」顧名思義,就是「陰」的虛損,會呈現 ...

  6. 文章內容. 倦怠疲勞不一定是虛 中醫說「溫陽去飲」. 他28歲,排斥服中藥的年輕族群,偶而感冒,認為西醫快速有效,壓根兒沒有中醫的空間。. 他的就診認為是「中暑」,頭痛、全身熱熱的、想吐、倦怠疲勞,過去的經驗只要刮痧拔罐,就會舒適起來,但症狀 ...

  7. 糖尿病迷思完全攻略. 近年來糖尿病已是國人10大死因第4位,而且其發生率是年年上升,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日益加大。.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2.46億人口飽受糖尿病困擾,每年更以700萬人的速度增加,更可怕的是,每10秒鐘就有一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