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0日 · 電影. 熊抱青春記獲奧斯卡金球提名重上大銀幕 給大家一堂情緒治療課. 撰文:許育民. 出版: 2024-02-20 13:15 更新:2024-02-20 13:15. 9. 被譽為迪士尼與彼思自《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後最出色的作品熊抱青春記》(Turning Red),不但贏得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動畫提名及多項大獎,在影評人網站Rotten Tomatoes更獲得專業影評人高達95%好評,大讚這部動畫以破格創意的青春成長故事,在輕鬆搞笑中帶出發人深省的訊息。 電影於上星期六開始重上大銀幕,24/2更會加場次,好讓大家可以在大銀幕上體驗多一次。 電影中美美所面對混亂或失控感,害怕讓父母或自己失望,都是成長必經的一部份,亦是與父母相處的一種體驗。 (《熊抱青春記》劇照)

  2. 2022年2月19日 · Disney+. Disney卡通. PIXAR. 5. 2. 0. 由迪士尼與彼思合力製作的動畫《熊抱青春記》(TURNING RED),原定3月11日在戲院上映,而動畫今日亦公告改為在Disney+獨家上線,讓大家在家欣賞。

    • 中國式成長 在「文化輸出」
    • 文化輸出不是一邊倒 而是找到共性
    • 東西方不同的爭議

    和過往披着東方皮、卻用西方思維塑造角色的電影不同,這一次《熊抱青春記》是徹徹底底用一個東方女孩的經歷體現成長痛。 美玲今年13歲,是一個生活在加拿大的華裔女孩。 她是相當典型的中國小孩:短髮,一點點雜毛也被夾子夾在兩側,絕不會擋住眼睛影響學習。 穿的是媽媽牌手織毛衣,但在樸素中又偷偷夾帶了幾分愛美的小心思。 超級學霸,尤其擅長數學。不僅用成績卷死了其他同學,吹拉彈唱還樣樣都行。 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放學從不出去玩,而是回家和媽媽一起做打掃——她覺得打掃也很快樂! 為此,美玲的好朋友們都覺得她被媽媽pua了。 但這和美玲的母女關係,卻被一場意外破壞了。 美玲的家族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她們的祖先新怡是小熊貓的守護者,甚至可以變成超大隻的小熊貓。 這項變身的技能傳承了下來。 進入青春期後,每當美玲不...

    《熊抱青春記》帶給我們的真實感,來自導演石之予自己的經歷。 石之予1989年生於重慶,祖籍四川綿陽,兩歲時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多倫多。她的父親是四川美術學院的老師,母親是多倫多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奶奶是綿陽歌舞劇院的老藝術家。 作為獨生女,她一邊享受着父母無私的愛,一邊卻又感到束縛。 對成績的高要求是必然的。石之予小時候給聖誕老人寫信,媽媽假裝成聖誕老人回信時,寫的竟然是「我對你的成績很滿意。」 同時高度強調人身安全,和朋友出去玩要早點回家,畢業後選工作離家太遠也很擔心。 這些細節都化入了《熊抱青春記》。 美玲帶回滿分的考卷,媽媽開心地說「今天是優秀學生,明天會是聯合國秘書長。」 美玲僅僅晚回家10分鐘,媽媽就緊張得不行,怕她冷了餓了受傷了。 美玲因為畫「性感漫畫」惹得媽媽大發雷霆,現實中石之...

    雖然《熊抱青春記》獲得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但它在東西方也面臨了不同觀眾的批評。 國內有觀眾覺得《熊抱青春記》裏對於中國家長的描繪,是徹頭徹尾的刻板印象,「自己的父母就不是這樣的」。 別說,國外也有人反對了,還不是一般人。一家美國娛樂公司的常務董事寫了篇影評,他覺得多倫多的青少年根本不是這樣的,順便嘲諷了一波Pixar黔驢技窮。 還有不少觀眾在爛番茄等網站上留言,認為美玲對異性產生的「性幻想」、她對母親的瘋狂反抗,都對青少年的成長起到了負面作用。 更有甚者,「迪士尼辜負了我們的期待,因為這部電影對孩子來說不安全了」。 正是這些負面評價,我們或許更能看到《熊抱青春記》的意義。 它不是對中國式家長的刻板印象,因為全世界的家長都這樣,只不過每家人有每家人的煩惱。 《熊抱青春記》只是用東方的表現形式,...

  3. 2018年8月3日 · 電影. 【維尼與我】放負Eeyore緊張豬仔 原來維尼班朋友真正一面係咁. 撰文:施玲玲. 出版: 2018-08-03 12:00 更新:2018-08-03 12:00. 迪士尼經典角色小熊維尼面世近百年至今仍擁有大批粉絲除了造型夠cute之外亦因為牠跟一班老友包括豬仔Piglet)、跳跳虎Tigger)、咿唷Eeyore)、袋鼠媽媽Kanga)、小荳Roo)、瑞比Rabbit及貓頭鷹Owl各有不同性格仔細留意一下你的身邊都一定有這樣的朋友! 相信個個都想要好似小熊維尼咁嘅好朋友。 (劇照) 小熊維尼-為食仔. 呆萌可愛的維尼是個忠誠和值得信賴的朋友,生活態度更是令身邊的朋友都能放鬆下來,但係人都有缺點,連小熊也不例外。

  4. 2022年3月15日 · PIXAR. Disney+. Disney卡通. 3. 0. 迪士尼與彼思最新動畫《熊抱青春記》,已於Disney+平台上線,今次是由《包寶寶》(Bao)短片,加拿大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所創作。 動畫講.

  5. 2017年7月17日 · 0. 3. 1. 近日著名迪士尼卡通角色小熊維尼」,因酷似國家主習近平遭內地當局河蟹一事引網絡熱議不僅有傳內地文化局通知將小熊維尼系列產品全面下架微博評論輸入小熊維尼亦隨即彈出評論失敗的信息

  6. 2018年8月6日 · 《維尼與我》快將上映,故事圍繞主角Christopher Robin成長後,重遇維尼們的有趣故事。 從已知的預告片看來,似乎是一眾卡通人物要喚醒漸漸迷失於生活壓力的羅賓。 但你又何曾想過原來這班卡通人物本身在歡樂背後都可能有情緒病其實長久以來都有不少分析指小熊維尼的角色其實各有潛藏的情緒病特徵縱使他們看起來總是嘻嘻哈哈的但其實各有各難處。 如咿唷、豬仔就是明顯有仰鬱與焦慮症狀,但亦有些像維尼、跳跳虎,整天開開心心的,其實也潛藏伏筆。 這個「真人版小熊維尼」《維尼與我》,跟早前的《再見小熊心》是從兩個角色去分析這個經典角色。 小朋友看《小熊維尼》大概只會覺得人物可愛,故事很有趣。 但成年人的角度則不一樣,飽經風霜的人就能看到故事中的另類角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