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3日 · 蒙 志成. 台海危機 川普 美國總統大選. 字級. 蒙志成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已經有許多觀察指出此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恐怕無法在11/3投票日當天即刻揭曉其主要原因就是本次選舉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因素美國成了世界上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最多的疫情國許多州採取郵寄投票與提早投票制度。 報導顯示已經約有超過8500萬的美國選民,完成郵寄投票或提早投票。 根據皮尤中心8月初的調查結果,將有39%的選民表示將選擇郵寄投票,而當天投票的為40%,其餘18%為提早投票。 其中,川普支持者中,選擇當天投票的約有60%,郵寄投票的僅17%。 相反地,拜登的支持者,偏好當天投票僅有23%,但選擇郵寄投票者則高達58%。

  2. 2020年11月3日 · 2020-11-03. 蒙 志成. 2020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 字級. 分享. 蒙志成/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不利川普連任的三項主要因素. 距離2020美國總統大選僅剩不到12小時這場選戰無疑是自越戰以來最為牽動世界局勢與美國國內政情發展的一次選舉根據美國皮尤中心8月的調查川普主要是因為他的領導特質和一些政策立場而讓人支持拜登則因為他不是川普的原因而獲得最大的支持約占了所有理由的 56%。 這就反映此次選戰,其實焦點主要就是川普,選民也就概分支持和反對他兩類人,至於拜登有甚麼領導特質或講什麼政策,已經變得不重要。 因此,此次觀察美國總統大選的重點,應著重於川普是否能連任,而非拜登是否當選。

  3. 2024年2月22日 · 近日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發布2024年總統大選的全國性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註冊選民中僅以4%差距,微幅領先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使得這場選戰更加引人注目。. 根據調查,拜登獲得了49%的註冊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8日 · 2024美國總統選舉預定於11月5日舉行是美國第60屆總統選舉同時眾議院435個席位及參議院其中33個議席也將進行改選以產生第119屆美國國會根據華爾街日報日前最新民意調查前總統川普在七個搖擺州略微領先或與總統拜登持平美國選舉由各州選民將選出選舉人選舉人團將投票選舉確認新一屆總統與副總統當選人當選人將於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職。 川普在3月的「超級星期二」初選中贏得壓倒性支持後,共和黨內最後一位對手妮基·海利宣佈退出競選,拜登也在民主黨提名中大獲全勝,這是繼2020年總統選舉後,兩人再次對決,也是近70年來首見二度對決。 拜登於2020年總統選舉中贏得6個州,川普僅贏得北卡羅來納州。

  6. 2024年2月24日 · 最近美國因為2024總統大選而陷入一波熱潮其中並以川普拜登之戰最受選民注目然根據美國蓋洛普民調公布的民調顯示如今大多數美國民眾都認為拜登無能力再連任顯示其如今聲望未回漲美國民眾對政府的施政能力也相當不滿意調查顯示當前在美國僅有41%的民眾對拜登的施政表現表示支持相比於川普歐巴馬2020年2012年的47%45%收官民調還分別低了64個百分點且上述兩人無一例外地都未成功連任顯示此次支持率同樣未過五成的拜登連任路危殆選情岌岌可危

  7. 2024年4月9日 · 2024-04-09. 臺灣調查網. 投票 民主黨 美國選舉. 字級. 臺灣調查網記者張夢珊/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選舉預定於11月5日舉行根據最新GALLUP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略多數人比平常更積極投票41%的人則不太熱情在每個選舉年中投票熱情的黨派差異可能會有所不同在拜登獲得民主黨提名並在選舉中與川普較量之後兩個黨派團體的投票熱情都不如四年前。 在2020、2008和2004總統初選的相似時刻,投票的熱情比現在更高,2008和2020年民主黨在熱情方面明顯領先於共和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總統當選,相較之下在共和黨最後熱情較高的三年裡,該黨候選人於2004及2016年獲勝,但於2012年落敗。 換句話說,與民主黨相比,擁有熱情優勢並不能保證共和黨會獲勝。

  8. 2023年12月4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每週總統大選匯流民調」,主要目的不是在影響選舉或預測選舉一方面是客觀提供讀者選情的動態參考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選後可以比對出未來最適合台灣民情的調查方式。 若單從研究方法與樣本結構來看,匯流民調採用的國發會「市話併唯手機族」仍有最佳樣本代表性與最符合理論,但是否「最接近選舉結果」尚未可知,以2020總統大選來看並無問題,但2024總統大選仍需比對最終候選人得票率後,才能做出判定。 匯流民調會持續在「民調封關期後」進行2000份市話與手機總統大選調查,以最接近選舉的調查,比對最終選舉得票率,判斷出未來「最適合台灣」大選的民調方法,本文將在選後提供第二階段的比對預測,也歡迎調查學術界共同理性討論並參與研究。 作者為台灣趨勢民意調查公司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