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人格發展五階段. 以下介紹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的各階段與子階段以及未能順利度過此階段時可能產生的人格特性。 (1)口腔期 (oral stage): 發生於0-2歲。 此時期的性感區為口腔,也就是嘴巴、嘴唇和舌頭。 嬰兒主要靠吸吮、吞嚥等活動刺激得到本能性快感。 這時母親的乳房是最重要的快樂來源。 1.口腔接受期 (oral-receptive substage):由吃和將東西置於口中而獲得滿足。 若提早斷奶或未餵食母乳,則可能留下許多後遺症,造成不良影響例如酗酒、嗜煙、咬指甲、暴食。 2.口慾攻擊期 (oral-aggressive substage):喜歡咬及嚼東西,發展不良則傾向憤世嫉俗、冷酷,喜好痛斥、諷刺、與人爭辯. (2)肛門期 (anal stage): 發生於2-4歲。

  2. 2020年10月29日 · 佛洛依德以 精神分析論 討論人格的發展時認為每個人都要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而在這些階段中的發展經驗會形成成年後的人格特質完成這些階段的發展才能發展出成熟的人格 不幸地個體有時無法正常依循每一階段前進而滯留於某一階段 。 此外, 個體面對創傷或極具壓力的情境例如手足誕生),將可能退化至較早期的階段因此佛洛依德 非常重視兒時經驗 ,他認為一個人的 人格在五歲時就已形成了 。 另外,因為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 離不開性的觀念 ,所以也被稱為 性心理發展期 (psychosexual stages), 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 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展的歷程 。 定義.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弗洛伊德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 力比多的發展過程

    亦稱“口腔期”。弗洛伊德所劃分的人格發展的最初階段。約從出生到一歲半。嬰幼兒的性感區是嘴和唇。性表現具有三大特徵: 來源與維持生命的覓食有關;尚不知道有性的對象,是一種自體享樂;性目的受性感區直接控制。這時期嬰幼兒通過吮吸、咀嚼、吞咽、撕咬、緊閉等來獲得性滿足。若滿足不適當,過多或過少,人格發展可能發生固著和退縮到這一時期。

    •中文名:口唇期

    •外文名:Oral Stage

    •套用學科:心理學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他將人格劃分為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三部分。後來,他又從另一角度將人格劃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弗洛伊德把人看成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決定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僅包括兩性關係,還包括兒童由吮吸、排泄和身體某些部位受刺激而產生的快感。在人的生活中,性的能量──力比多既可以直接表現為性慾,也可能被壓抑在潛意識中,還可能轉化為藝術、科學、哲學等高級文化活動。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心理的發展也就是性的發展,即一個人人格的發展和適應都源於力比多投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變化和發展。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相繼有不同的身體部位成為力比多的活動和興奮中心,這些部位就叫做性感區。據此,弗洛伊德將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稱為心理性慾階段。

    性本能(sexual instinct)是與個體性慾和種族繁衍相聯繫的一類本能;它的生物學意義在於保持種族的延續。弗洛伊德把人的整個機體看做是一個能量系統,認為這個能量系統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並把性本能視為心理能的原動力。他把性本能看做是按照快樂原則驅使人去活動及至創造的一種潛在因素。

    性本能的活動既包括性行為本身,也包括許多追求快樂的行為及情感活動,這種本能背後的動機性來源,即能量,弗洛伊德稱之為力比多(或欲力)(libido)。它是促使生命本能去完成目標的能量;它是自然狀態的性慾,又是心理的欲望或對性關係的渴求;它是身心兩方面的本能及其能量的表示。弗洛伊德主要的興趣是在性本能,因此力比多常與性的能量相提並論。

    弗洛伊德認為,力比多在人出生前就已存在,出生後開始發展。力比多的發展過程,是指力比多能量貫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在力比多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相應的身體部位或區域,成為力比多興奮與貫注的中心,其緊張可以靠一定的操作活動(如吮吸、撫摸)而得以解除,這樣的部位或區域被稱為性感區(或動欲區)(erogenous zone)。由於性感區的操作活動可以解除緊張,因而會使人感到滿足。

    力比多發展的整個過程,即自出生到青春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與生殖期。

  3.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提出。. 人格發展分為五階段分別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 口腔期在0~1歲嬰兒從吃喝及吸吮中獲得滿足。. 肛門期:在1∼3歲,幼兒從大小便排泄中獲得滿足。. 性器期:在3∼6歲,對自己的性器官特別 ...

  4.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依次分為五個時期由於佛洛伊德的理論總離不開性的驅力所以他的人格發展期就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1、口腔期(oral stage,0~1歲) 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動獲得滿足。 嬰兒的快樂也多得自口腔活動。 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未獲滿足或過度滿足,可能會有不良影響。 佛洛伊德堅信口腔需求未能滿足的嬰兒可能會固著(fixated)在口腔期,也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尋求這種滿足,因此有咬指甲的習慣或顯現出尖酸、好批評的人格。 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獲得過度滿足,而固著(fixated)在這個階段不願意放棄這種樂趣,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等。

  5. 其他人也問了

  6. Study with Quizlet and memorize flashcards containing terms like 口腔期 (oral stage) 0-1歲, 肛門期 (anal stage) 1-3 歲, 性器期 (phallic stage) 3-6歲 and more.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外文名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 性質 :人格理論. 提出者 :弗洛伊德. 意識層次理論. 意識 層次結構理論 闡述了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里發生和進行。 不同的意識層次包括意識,前意識和無(潛)意識三個層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前意識和無意識卻對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 意識即為能隨意想到、清楚覺察到的主觀經驗。 有邏輯性、時空規定性和現實性。 前意識雖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經過努力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主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