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官方統計印度5月共有11萬9189人死於武漢肺炎是4月死亡人數4萬8768人的2.4倍許多專家指出由於印度並未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生前可能感染武漢肺炎的死者也納入死亡統計且過去2個月中城市中武漢肺炎患者死亡葬禮數字與官方的死亡統計不符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出更多worldometers.info的數據顯示全球武漢肺炎單月出現第二高死亡病例為今年1月的美國當時通報的死亡人數為9萬9680人第三高也是美國發生在去年12月通報8萬3849人死亡。 (編輯:韋樞)1100601. 查看原始文章. 0 0.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1日專電)印度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共有近903萬人感染、近12萬人死於武漢肺炎。 這是全球疫情去年爆發以來,...

  2. 根據路透社報導印度官方發出數據報告截至目前為止共有約2975萬人染疫40萬3281人死亡。 而死亡數為何比美國和巴西來的低? 專家認為,實際的染疫及死亡數字可能比現在報的高上數倍。 且報告稱,印度的總體病死率為1.36%,為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政府仍舊強調這是他們有管控有效的證據。 新德里的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拉哈里亞(Chandrakant Lahariya)表示,我們知道第二波疫情早期大多集中於北印度地區,但當地的數據報告並無法像其他邦做得一樣好。 拉哈里亞舉例,北部人口眾多且較貧窮的比哈爾邦,直到六月初才新增統計了多達4000例死亡案例,第二波疫情重災區馬哈拉什特拉邦,也在發現了隱藏未被計入的案例後,死亡數增加。 延伸閱讀:

  3. 2021年5月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重擊印度更創下兩個慘痛里程碑單日死亡人數超過4500人改寫全球新高紀錄累計新冠死亡病例突破30萬起也高居世界第三。 流行病學家甚至公認, 印度實際疫情遠比官方數字慘烈若加上未檢測通報的黑數」,印度恐怕會超越巴西美國淪為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不過,印度這場疫情風暴似乎來得快也去得快,根據《經濟學人》雜誌 報導 ,印度近日新增確診人數明顯下滑,其餘數據也顯示疫情確實呈降溫趨勢。 但展望印度疫情走向,病毒由城市向鄉村蔓延的現況,加上低迷的疫苗接種率,都使專家學者不敢太過樂觀。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統計,印度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800萬、死亡病例逾33萬起。

  4. 上報. 印度突破單日10萬確診。 (湯森路透) 印度衛生部最新通報,5日單天便達到10萬3558人確診,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單日突破10萬人染疫紀錄國家,也是過去一週以來,全球確診數最多國家。 截至6日上午印度已累計1258萬9067人確診16萬5101人病逝。 印度疫情於2020年9月中、達到單日9.7萬紀錄後,2月降至數月來低點。 隨著當局為復甦經濟、逐漸鬆綁防疫措施後,民眾對配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的防控警覺程度逐漸下降,再加上變種病毒高傳染性,近日確診數便成長十幾倍,5日便回報了478人病歿。 其中疫情最嚴重地區為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5日當天就新增5萬7074人確診。 該省隨即於當晚實施公眾場合封鎖措施,關閉量販店、電影院、酒吧、餐廳及宗教場合。

  5. 路透記者:「被稱為全球發展中心的非政府組織表示自疫情大流行開始到今年6月印度已經歷超過490萬人死亡。 然而美國的另一個研究中心指出,印度的實際病歿數應該遠遠超過官方數值12倍,突破600萬人死亡,不只高於美國,更是全球最多,現在也步上歐美國家後塵,Omicron變種病毒的第三波疫情恐怕即將到來。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查看原始文章. 回顧今年的疫情,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印度,是受創最嚴重的國家。 今年4月因為一場節慶,印度第二波疫情大爆發,CNN還以「世界末日」來形容印度的慘況...

  6. 印度昨 (23) 日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24萬842例確診不治人數增加3741人全國染疫總數來到2650萬人病故人數累計29萬9266人首都新德里昨日也宣佈延長封鎖根據路透社統計印度新通報的每日病故平均人數居世界之冠全球單日每3例死亡案例中就有1件來自印度。 「毛黴菌病」(black fungus)是一種非常罕見疾病,有糖尿病或免疫功能嚴重受損的人容易染疫,例:癌症患者或愛滋病患者,且部分重症者只有將眼睛挖除才能根治,死亡率高達50%。 印度政府20日發佈公告,對毛黴菌病將進行更嚴密的監測。 當局表示,在首都新德里將專設病房,治療感染毛黴菌病患者。

  7. 最近幾週印度新冠病毒以及流感的病例明顯上升尤其是23日通報的病例數達到1300例創下140天以來最高紀錄讓人擔心疫情再起的可能性印度當局表示儘管目前新冠病毒的住院和死亡人數沒有明顯暴增但還是將進行醫院的壓力測試同時呼籲民眾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