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8日 · 「直覺」是一種「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知道,但是,我就是知道」的主觀信念。 「理性人」假設遭受挑戰,直覺如何造成決策誤判? 但有趣的是,「直覺」這個概念卻在1980年代開始大反攻,更在過去20年成為熱門的學術關鍵字,引起哲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的關注,因為研究者們發現,「直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與判斷,其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類在做決策與判斷的時候,不總是理性的,反而常常被「直覺」的偏見所左右。 研究「直覺」對決策的影響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相關領域的先驅 (註) 。 他在大學裡做了許多有趣的測驗,例如,他請學生回答以下推論是否有效: 所有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凋謝得快。 所以,有些玫瑰凋謝得快。 但有些時候,「直覺」比理性更有用.

  2. 2024年3月23日 · 《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林珮甄/守護一塊泡水的田庄──記錄成龍濕地居民與水共生的日子. (攝影/林珮甄) 位在台灣西南沿海的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自古以來脫離不了淹水的命運,先天地理上本為潟湖陸化,加上後天環境上發生地層下陷, 當颱風來襲,引發海水倒灌 ,成龍村產生了哪些變化? 如今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成龍村首當其衝,海平面以下140公分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同時,台灣鄉村人口外流嚴重,農漁村趨於超高齡化,仍然居住於成龍村的村民,和家鄉的關係又是如何?

  3. 1 2.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和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在2023年1月4日召開記者會質疑馬祖龍蝦走私案情。 (攝影/黃世澤) 根據馬祖海巡隊提供給立法委員洪申翰的資料從2022年9月22日至11月12日間,「承豐號」、「海源號這兩艘漁船從白沙港或福澳港啟程一共行駛了33個航次運載3,313箱總重估計超過6萬公斤的澳洲龍蝦離開馬祖。 從航跡圖來看,這些運載龍蝦的船隻出港後,並沒有駛往大坵島,而是前往更北邊的高登島西側海面,接著便消失在雷達的「盲區」之外──而高登島西側與中國海岸線最近的距離,只有8公里而已。 洪申翰和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在2023年1月4日召開記者會,他們質疑,馬祖海巡隊分明察覺事情有異,為何沒有派船,積極對運載龍蝦的漁船進行跟監、蒐證?

  4. 2021年1月31日 · 2020年2月吉里巴斯觀察員艾利塔拉.卡伊艾魯瓦(Eritara Aati Kaierua)離境,他的4個孩子揮手目送爸爸啟程,沒想到竟是最後一別──3月,艾利塔拉死於台籍圍網漁船「穩發636號」。. (圖片素材提供/Nickora Kaierua;設計/黃禹禛). 2010年至今,10年間有14位外國籍 ...

  5. 2017年2月24日 · 因為白色恐怖的本土知識資料豐富,成就了手「返校」的創作資源,讓更多玩家從遊戲中認識台灣歷史;有一天台灣也會有自己的妖怪遊戲,西拉雅的女巫、日日新報的記者搞不好會是主角。

  6. 2021年6月13日 · 科學. 人物專訪. 防災. 讀者投稿. 美國東南部從5月2日跨夜到隔天, 在24小時內接連出現23起龍捲風 ,狂掃喬治亞、田納西、密西西比與德州,所經之處滿目瘡痍,近2萬戶無電可用;時隔數日, 中國華中與華東地區也傳出強烈龍捲風「暴走」災情 ,至少10人喪命,超過300人受傷。 隨著台灣也從5月進入龍捲風好發季節,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劉清煌看著外電報導,緊盯著電腦螢幕的氣象雷達回波圖,隨時準備出動獵捕龍捲風。 留美師從龍捲風研究世家,回台續當追風的人. 從研讀博士時期開始,劉清煌經常南北追風到深夜,休旅車滿是刮痕。 (照片提供/劉清煌)

  7. 不畏限聚令的六四:萬名港人點起遍地燭光,台灣自由廣場3千人跨海呼應. 今年(2020)6月4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1週年,數日前,香港警方以控制疫情的「限聚令」為由,否決了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六四哀悼晚會的舉辦,是該晚會30年來,首度被叫停。. 然而,4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