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中國國民黨 (英語: Kuomintang [1] [註 4] 或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2] , 縮寫 : KMT ),簡稱 國民黨 ,是 中華民國 主要 政黨 之一,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大 在野黨 、 立法院 最大黨。. 前身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 夏威夷共和國 (今 美國 夏威夷州 ) 檀香山 ...

    • 新黨、親民黨和台聯,其實都是國民黨當時的「派系出走」結果
    • 民進黨的派系運作越來越清晰,國民黨卻越來越走下檯面
    • 派系的初衷是倡議政策,但現在越來越偏向職位的爭取
    • 延伸閱讀

    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內部組成,有很高的異質性。 民進黨一開始的組成,就是黨外「公政會」與「編聯會」的集合,黨外公政會後來蛻變成美麗島系,編聯會就組成現今的新潮流系,之後又從美麗島系拉出正義連線與福利國連線,演變成今日我們看到的扁系、謝系與蘇系,美麗島系與其他派系的聚合又出現正國會。目前雖然蔡英文定鼎一尊,但實質上還是派系共治。 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就已經派系林立,包括CC派、黃埔系、西山會議派等等,後來在國府遷台之後,又必須結合台灣在地大族的地方派系以穩定執政,異質性極高。而隨著中央民代增額選舉與國會全面改選,中央政府的正當性由法統移轉到民意支持,地方派系與本土派人士的發言權因此擴大。 在此之下,黨中央雖然不願意大用地方派系人士,但必要時候還是要和地方派系結盟合作以打敗民進黨。所以國民黨和民進黨黨內...

    從派系運作的異同,也可以看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黨本質上的差異。 民進黨與國民黨不同的地方,在於民進黨派系許多是直接掛牌營運,並且有其自己的政策主張。以知識分子為標榜的新潮流系,早期就以左翼號召提出群眾路線、聯合工農等等的主張,即便黨內有解散派系動議,新潮流依然以智庫方式營運,至今仍有政策產出;與新潮流抗衡的正國會也有自己掛牌營運的辦公室,並且最近也開始有自己的政策智庫。 過去,正義連線與福利國連線除了自己的辦公室外,也有自己的雜誌刊物。 從這點看來,民進黨的派系比較類似日本自民黨的派閥,自民黨的派閥類似前總理安倍晉三的清和政策研究會、過去存在的志帥會、經世會等等除了黨內人際關係的結盟之外,也有政策標榜的功能,有助集結黨內的不同政策意見。但在民進黨逐漸世俗化的狀況下,以政策與路線定位為標榜的派...

    在社會通念上,派系都被視為政治分贓、形成寡頭政治甚至導致黨內分裂的元凶,但其實並不盡然。 首先,有群體就有派系,在不涉及權力的團體都難以避免,政黨更無法避免。其次,派系對於人才的栽培與供給、培育資淺民代、制衡黨內執行部門的暴衝、擴大政黨執政基礎都有貢獻,用一刀切的方式看待派系其實並不適切。 民進黨、國民黨——與任何一個政黨——都不免有派系,只是當前的困難在於單一選區兩票制下,由於黨中央的提名權都擴大,派系做為制衡黨內執行部門暴衝的能力都受到限制,民進黨與國民黨都面臨此種缺乏內部討論、導致黨內民主赤字的狀況。 在缺乏內部討論的狀況下,兩黨內部的各種政策論述也逐漸疲乏,不像二十年前百花齊放。種種的結果都導致了目前兩黨派系的最大危機:只剩下爭取職位與人才供給的功能。這樣的派系,就只能和當權者索討權...

  2. 2021年8月25日 · 以國民黨一再強調的重視年輕人、給年輕人機會為例,一個年輕人在民進黨內、加入了一個派系,派系為了壯大自己,就會有人才培養的計畫,鼓勵他們在黨內攻城掠地、爭取到位置,不斷的磨練、不斷的往上爬,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但相對的,國民黨內則沒有這樣的機制,也沒有人提供這樣的機會,年輕人只能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轉,甚至是無意義的亂鬥。...

  3. 其他人也問了

  4. 5 天前 ·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灣史學者薛化元揭國民黨派系鬥爭內幕,直言當年原本是蔣家天下陳家黨,也就是所謂的C.C.派,是國民黨內的主流派系,後來 ...

  5. 2020年1月24日 · 2017年的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大選,其實就反映了三大派系的你爭我奪,基本上呈現了郝龍斌代表「革新保台派」、洪秀柱代表「民族大義派」與吳敦義代表「本土買辦派」的對抗局勢。

  6. 2024年1月13日 · 袁鶴齡指出藍綠兩黨權力結構的不同,「派系共治」是民進黨不變的原則,派系強調資源分享;國民黨則高度中央集權,無法容許中央有派系存在 ...

  7. 國民黨右派 ,較貶義的稱呼有 國民黨反動派 、 國民黨頑固派 等,較中性的稱呼有 國民黨保守派 等,指代 中國國民黨 在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內部 保守 、 反共 的派系,與親共的 國民黨左派 相對。. 最初是 中國共產黨 在 第一次國共合作 時使用的政治概念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