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7118. 中文名稱. 娜定颱風. 英文名稱. NADINE. 動態. 形成後在呂宋島東北方海面向西北西行進,於26日1時53分在成功 (新港)與臺東間登陸,由嘉義西方出海,從金門附近進入大陸。 災情摘要. 全臺均有災情,有人員傷亡、失蹤。 1971 娜定颱風 (NADINE) 颱風路徑圖. 颱風警報單. 紅外線雲圖單. 雷達回波圖. 降雨分析. 娜定颱風 相關資訊.

  2. 形成後向西北西進行穿過巴士海峽掠過本省南部後轉向西南進行27日抵東沙島東北方海面時與歐莉芙颱風合併後朝向東北方向移動於28日18時左右在台南附近登陸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災情 東部有水災,南部有風災,有人員死亡及失蹤。

  3. 颱風基本資訊極值查詢 各測站極值查詢 署屬站極值查詢 資料說明 相關連結 首頁 颱風概況表 名稱 娜定 (NADINE) 編號 197118 生成地點 139.4, 14.8 侵(近)臺日期 1971年 07月 26日 發布時間 海上 1971-07-24 10:20:00 陸上 1971-07-24 22: ...

  4. 台灣災難列表. 此 列表不完整 ,欢迎您 扩充内容 。 此處列出 台灣 史上(含 金門 和 馬祖 )造成多人死亡與受傷的各種災難,由於同一事件可能兼具二種以上的災難,而在不同列表會重複列示。 最少10人死亡的單一火災. 新生大樓大火. 最少10人死亡的單一爆炸. 瑞三煤礦爆炸事故. 最少10人死亡的風災、水災(死亡數包括失蹤數) 八七水災. 寒流/冷氣團. 熱浪. 山泥傾瀉. 半屏山崩塌事件. 最少10人死亡的地震、海嘯. 1935年關刀山地震. 1964年白河大地震. 1999年921大地震.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 建築物倒塌. 橋梁斷裂. 最少10人死亡的瘟疫. 釀成 台灣 44,638人病逝的 1918-1920年流感大流行 重組病毒放大圖. 最少10人死亡或20人以上受傷的車禍.

  5. 1971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71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 太平洋 的 熱帶氣旋 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6. 娜定是從一股熱帶性低氣壓開始於7月21日在 菲律賓 馬尼拉 東北東約500英里(800公里)形成。 [1] 娜定剛形成時近乎停留不動並於7月22日增強成為熱帶風暴。 [1] 隨後三天娜定的移動途徑飄忽不定但朝西北方向移動7月25日娜定向西北西方向移動跨過台灣南端並朝向 南中國海 海岸。 [1] 當日上午9時,一首位於娜定風眼以南40里的船隻向氣象部門報告風速達到70節(130公里每小時)。 娜定隨即被升格成颱風。 [1] 香港 [ 編輯] 天文台. 63 km/h. 大老山. 80 km/h. 皇家香港天文台 [註 1] 於部分地區測得最高陣風風速。 [2] 圖內所有地區風速皆達到 烈風程度 [註 2] 最高懸掛風球: 三號風球.

  7. 1971年7月25日5名清華核工系學生攀登奇萊山不幸遇上颱風罹難是台灣登山史上最慘烈的山難事件之一。 儘管過了半個世紀,他們的同窗好友從未忘懷逝者,4位七旬老翁再登奇萊致祭,向大山呼喊他們的名字。 散布世界各地的同學也在上周五齊聚線上追思,播放故友錢迪遺留相機拍下的登山隊最後身影,淚眼中,老柏、大帥、大龔年輕健壯的身影也永遠凝結在最美好的21歲。 清華大學核工系 (已更名為工科系)選在7月23日,也是當年登山隊由松雪樓出發邁向奇萊的日子以視訊方式舉辦「奇萊山難50週年追思紀念會」,散布台灣、香港及美國波士頓、聖地牙哥、洛杉磯約60餘位校友線上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