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3日 · 孕媽咪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好食課提供) 各種食物含有不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能維持寶寶的生理機能,讓寶寶正常成長,一般可以將食物分成六大類,包括五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水果類及蔬菜類,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的食物,就能確保寶寶的健康。 建議媽咪挑選五穀雜糧類時,選擇未精製的種類,例如地瓜、糙米、五穀米等,少吃精緻白米或白麵條,如此可以攝取到較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膳食纖維,能幫助媽媽及寶寶的能量代謝、保護營養素不被氧化及改善媽咪在懷孕後期便秘的情況; 至於豆魚蛋肉類,媽咪可以選擇低脂肉類,像是雞胸肉、一般魚類、里肌肉、蛤蠣及花枝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沒有多餘的脂肪造成身體負擔,能提供寶寶生長的需要;

  2. 2022年9月20日 · 本文請來香港註冊婦產科專科醫生尹昊恩醫生以深入淺出方式探討懷孕前後期飲食和營養攝取的各項大小事包括營養補充品孕期不適等並分享各三類孕婦應該多攝取及必須戒口的食物。 準媽媽必定要知 三類食材多吃有益. 很多醫生和營養師都會建議孕婦保持均衡而營養豐富的飲食但何謂營養豐富尹醫生解釋營養豐富是指食物當中的營養密度高例如同樣100克A食物所含的微量元素比B食物多代表A食物較有營養。 「孕婦可多吃以下三類食物,以提供充足營養給胎兒及自身。

  3. 2022年8月22日 · 從備孕至懷孕初期多個前兆症狀飲食注意事項你要知01親子專訪多個醫生營養師等為大家講解各種懷孕產前產後須知事項由懷孕初期注意事項到孕婦禁忌懷孕不能吃什麼產後瘦身產後運動等

  4. 2022年9月29日 · 許多醫師會建議腸胃炎病患吃粥或白吐司其實並不是只能吃這類食物而是這類食物較容易消化較不會再次刺激腸胃以下食物符合減少腸胃刺激的好處建議皆可食用: - 白飯. - 粥. - 白麵包、吐司. - 饅頭. - 清湯麵. - 蒸魚. - 蒸蛋. - 蒸薯仔. 腸胃炎千萬別碰的7種食物.

    • 一人吃兩人補。若孕婦抱著「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而攝取過多的熱量,其實是很傷害身體的。懷孕的女性依然要好好控制體重,若體重過重會有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醫生建議只要比平常多攝取 300 大卡,就足以提供胎兒發育所需,記得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堅果或蛋,並攝取足量的水分。
    • 自行買藥服用。懷孕的女性若有小感冒可能去藥局買個成藥吃,不過這樣可能會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Congenital abnormalities)的風險。
    •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導致疲倦,由於懷孕會讓體內荷爾蒙改變並造成生理上的變化,準媽媽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才有體力來應付。請記得養足精神與體力來迎接生產,但也別讓自己睡得太多,睡太多會讓身體即使在產後也維持這個壞習慣。
    • 不跟肚子裏的寶寶說話。懷孕期間的疲勞感跟身體沉重感是無可避免的,但別因為這些不適就忽略了逐漸隆起的肚子,準媽媽與準爸爸可以試着撫摸肚子,跟裏頭的小寶寶說說話,這能幫助寶寶在出生前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5. 2020年3月13日 · 芥菜富含維他命B雜也包括了葉酸Folate) ,葉酸能幫助胎兒的神經管和紅血球形成,如果在懷孕期間缺乏葉酸的話,可能會導致新生兒體重過輕以及神經管缺陷。 3. 低鈉高鉀穩定血壓. 芥菜除了高鉀,鈉含量也相當低,因此有控制血壓的效果,而葉酸對於穩定血壓也有幫助。 身為深綠色蔬菜的一員,芥菜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能修復受損的氧化細胞。 (資料圖片) 4. 葉酸和鉀預防大腦退化. 芥菜含鉀、葉酸和其他抗氧化物,對神經都有不少的益處,鉀能夠增加送往大腦的血流,進而提升大腦的認知和專注能力,葉酸則能降低認知退化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的發生率。 5. 維他命K抗發炎防骨鬆.

  6. 2024年2月28日 · 產婦的飲食原則應以低脂、高蛋白、高營養、少鹽糖、清淡均衡為主。 坐月一般可大概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所採用的食療方法亦有所不同。 (圖片: 醫師Easy) 第一階段 休養期 (0-7天) 產後媽媽經分娩後身體變得虛弱,對脾胃的傷害尤其嚴重,容易出現食慾不振;當脾胃運作受到影響,營養吸收亦會受阻,呈現「虛不受補」的狀態。 若如此時仍強行進食油膩補品,只會加重脾胃負擔,進一步影響吸收。 產婦要先確保脾胃運作順暢,同時要將體內惡露排清,才能盡快恢復脾胃及子宮的正常功能。 因此,保養期間應以排毒、化瘀、恢復氣血及腸胃功能的食療為主,選擇平和、清淡、健脾養胃的食材,如瘦肉、豬腰、牛肉、淮山、蓮子、陳皮、百合等;同時避免進食大補及寒涼的食材,如人參、高麗參、苦瓜、西瓜、綠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