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冒冷汗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盤點11種常見原因伴隨10症狀速就醫. 疾病照護. 2024/04/11 17:21:21 7385 收藏1 分享3. 冒冷汗的原因有哪些? 許多人可能曾有過睡覺中全身冒冷汗的經驗而冒冷汗的原因可能與驚嚇低血糖等因素有關在某些情況下冒冷汗也可能是健康亮紅燈的徵兆冒冷汗怎麼辦? 為什麼會冒冷汗? 本文一次整理冒冷汗原因及處理方式。 為什麼會冒冷汗? 流汗為人體的散熱機制,當感到炎熱或運動時會使體溫上升,藉由流汗來冷卻身體進行散熱,為自律神經調節體溫的生理機制,而冒冷汗指的是身體在沒有受熱的情況所流的汗。

  2. 2021年11月10日 · 疾病照護. 2021/11/10 16:14:03 1775 收藏5 分享0. 疾病照護 疫苗 照護線上 心肌梗塞.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銀髮男性患者摀著胸口進入診間,即向醫師訴說其不適,經詢問過往病史,發現該患者十幾年前曾裝設過心臟支架,近期又感到心臟開始出狀況,聽到這樣的症狀描述,醫師通常會檢查是否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暨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醫師回憶,「該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所以立刻轉到急診室,安排緊急心導管,並再次放了心臟支架。

  3. 2021年12月29日 · 心肌梗塞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胸口又悶又緊好像被石頭壓住的感覺而且可能在肩膀前臂下巴感到痠麻不適症狀嚴重時還會冒冷汗2〕。 李卓翰醫師解釋心肌梗塞是相當危急的狀況當下應立刻就醫盡早疏通血管否則心肌可能在短時間內缺氧壞死引發憾事。 李卓翰醫師分析,動脈血栓是造成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血栓來源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從別處流過來的血栓,如心房顫動可能導致心臟血管有血栓形成,當血栓被心臟血液打出去,便隨著血液流到他處,若流入腦部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流入小腸血管,就會造成小腸中風;流入下肢血管,就會造成腳部中風;流入心臟的冠狀動脈,即會造成心肌梗塞 〔1〕。

  4. 2024年3月7日 · 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家族病史體重過重飲酒過量等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漸漸升高8〕。 在天氣冷的時節裡,做好保暖措施才能遠離心臟病的威脅。 鄭諭聰醫師說,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維持正常作息,盡量不要熬夜,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本身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請務必按時服藥,將血壓、血脂、血糖控制達標。 鄭諭聰醫師說,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要依照指示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尚未發生心肌梗塞時,許多三高病人對於天氣變化的警覺性較低。 」鄭諭聰醫師說,「我們都會反覆提醒,並透過衛教系統提供相關資訊,希望患者與家屬不要忽視天氣冷的影響。 針對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藥物是相當重要的藥物。

  5. 2022年3月23日 · 當冠狀動脈阻塞心肌梗塞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胸痛胸悶頭暈喘不過氣胸口好像被重物壓住胸痛可能往下巴手臂延伸出現症狀時務必在第一時間就醫分秒必爭確定是心肌梗塞後首先要嘗試恢復冠狀動脈之血液循環何建德醫師說我們會評估患者的狀況使用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越快恢復血流,才有機會減少心肌壞死。 暢通血管恢復血流之後,危機尚未解除,因為冠狀血管可能再次阻塞,所以需要接續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3〕。 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關聯,抗血栓藥物的使用為標準治療之建議,何建德醫師表示,架設心臟支架的患者應於術後持續6個月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急性冠心病患者則應持續至少1年,有助降低再次發生心血管病的機會。

  6. 2017年2月13日 · 匆忙趕到醫院之後, 立刻被醫生叫了過去, 醫生詳細說明了診療的過程, 剛到急診時第一次抽血結果心肌酶指數心肌梗塞指數6正常 ( 正常30), 4小時後的第二次抽血結果飆到197, 飆升30倍, 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必須立刻轉到加護病房. 抵達醫院時, 奶爸已經被移到急救區,兩手分別打上血管擴張劑及抗凝血劑. 奶爸怕我一個人慌亂,也同時請保險業務大哥來幫忙. 幸好, 奶爸的意識一直很清楚. 隨後, 奶爸即轉進加護病房. 然後, 我簽下了老公的病危通知書. 儘管醫護安慰我這只是個流程. 儘管我知道奶爸在裡面會受到很完善的照顧, 人會好好的. 在門關起的那一剎那. 眼淚卻不自覺的狂奔而出.

  7. 2021年11月26日 · 手腳冰冷小心是心臟不適前兆 醫認證:「3部位穿暖全身熱. 疾病照護. 2021/11/26 14:01:08 11636 收藏34 分享18. 冬天 天冷症狀 心絞痛 心肌梗塞 天氣變化 喝冰冷飲 保暖. 氣溫急速下降因心絞痛心肌梗塞至急診的病人增多醫師提醒,天氣變化與發病也有相關,心血管相關疾病者應固定服藥並注意保暖。 高危險群 天冷出現症狀應就醫.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急診醫學科游秉勳主任指出,時間就是生命,35歲以上有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史者、三高病人、過度肥胖者,平日應定期健康檢查、保持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配合醫囑服藥,天冷時注意保暖,降低急性發病的威脅,當發生心臟不適、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時,千萬別大意,應趕緊至急診就醫。 氣溫驟降 喝冰冷飲、情緒起伏大易誘發心胸不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