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神學院(原名「神聖經學院」),始創於1947年嘅 廣州 怡樂村,馬理信牧師早年來到中國宣教,得到年青宣教士微勞士(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 1913-1996)嘅幫助,1939年喺清遠白灣開辦「明德聖經學校」,成為日後神神學院嘅雛形。. 戰後馬理信牧師重返 ...

  2. 教名. 神道呢個名,係嚟自 中國 《 周易 》觀卦《彖》傳 [1] :「觀之神道,而四時不忒。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呢度講嘅,即係指一啲自然界嘅法則,聖人用呢啲法則去設立制度,人信神,因為神會賞善罰惡 [2] 。 後來神道又廣泛解釋成「神明之道」或者「神靈之道」。 簡史. 内文: 神道史. 神道基本上分幾個發展階段,公元前3-4世紀, 日本 由 石器 過渡到 鐵器時代 時,屬於原始神道。 到咗 飛鳥 、 奈良時代 ,即大約 6世紀 , 佛教 由 中國 傳入日本,由於太受歡迎,令傳統神道要依附佛教發展,受佛教影響,神道開始有 神舍 、 神宮 ,同時又開始有 神像 。

  3. 鄔小鶴牧師(Rev. Philip, Siu Hok Woo,1953年 6月28號—),香港人,中國 上海出世,基督教 新教 牧師,現任基督教中福教會主任牧師、中福差傳協會會長。 簡歷 鄔牧師係上海出世,後移居香港,其後於香港基督教信義會觀塘堂接受洗禮信仰基督教。 早年曾經 ...

    • 簡史
    • 基本信仰
    • 宗教制度
    • 教派
    • 伊斯蘭社會生活
    • 現代伊斯蘭思潮
    • 爭議
    • 連結

    伊斯蘭教喺公元7世紀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喺麥加創立,不過最初就唔係好多人信,而且有啲反對嘅麥加貴族重對信伊斯蘭教嘅人迫害,之後穆罕默德就帶住啲信徒去到麥地那,成立咗一個宗教社團叫做「烏瑪」,經歷過同其他部族嘅長久鬥爭之後,喺630年佢終於進佔麥加,同時將麥加定為聖地,而阿拉伯半島其他部族亦相繼投靠同歸信,越嚟越多人開始承認穆罕默德政權同佢嘅先知地位之後,到632年穆罕默德死嗰陣,成個阿拉伯半島已經變咗做伊斯蘭教嘅世界。之後個教一路向外傳,傳到而家全世界好多國家都有人信。

    伊斯蘭教係一個典型嘅一神論宗教,佢嘅基本信條係「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中國穆斯林叫呢句嘢做「清真言」,意思即係話「清淨無染、真乃獨一、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獨尊,謂之清真」,而「清真」亦變成伊斯蘭教嘅專用詞。伊斯蘭教相信,所有嘢都係由安拉前定,人係唔可以對抗,伊斯蘭基本信仰叫「伊曼尼」,亦即係指下面所講嘅「六大信仰」,簡稱「六信」:

    宗教制度即係話宗教上嘅禮儀同戒律,伊斯蘭教嘅宗教制度係由穆罕默德同佢嘅後人一路慢慢咁發展出嚟,而伊斯蘭教將宗教制度概括做「五功」,根據清朝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嘅《天方典禮擇要解》卷五咁樣解釋五功:「五功者,修道之方,儘人合天之法程也。一曰念真功;二曰禮真功;三曰齋戒功;四曰捐課功;五曰朝觀功。五者皆主命,而聖人作則,以示眾人者也。」,簡單嚟講即係「念、禮、齋、課、朝」

    穆罕默德喺建立伊斯蘭教時,原意係以伊斯蘭思想為中心統一阿拉伯半島,但喺穆罕默德死咗之後,由於佢並無指定承繼人,亦無講要點樣推舉領袖,結果社會上唔同嘅政治勢力都想爭做阿頭,於是喺之後嘅發展入面,唔同嘅公社一直分裂出唔同嘅教派,而每一個教派都搵到有聖訓作為自己嘅根據,其中傳出一條聖訓話:「猶太人分七十一派,基督教分七十二派,所以我哋要分七十三派。」不過係咪真係有呢條聖訓一直受到質疑,無論如何,喺伊斯蘭教嘅歷史其實好清楚睇到,伊斯蘭社團嘅分裂,對成個教有極為深遠嘅影響。

    伊斯蘭教由宗同社會兩種革命之下產生,由以前到而家一直同政治、生活結合,當然有一啲國家主張政教分離,好似埃及、敘利亞、土耳其咁,不過伊斯蘭教仍然好有影響力。而伊斯蘭教國家都會用《可蘭經》嚟做政治制度基礎,而哈里發制度就係咁樣建立出嚟,亦成為伊斯蘭教國家政治制度嘅基本形式。

    自從1798年法國拿破崙入侵埃及,陸續有伊斯蘭教國家成為西方國家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令伊斯蘭教國家產生變化,尤其係西方資本主義對伊斯蘭教國家經濟模式都有好大影響同改變,但同時亦有一啲保守封建份子堅持唔肯改變,但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種民主、現代化同世俗化等訴求亦喺伊斯蘭教國家興起,令伊斯蘭教唔可以唔面對呢啲改變,例如喺天課制度、刑法、婦女地位等問題,都面對改革訴求,於是出現各種形形式式嘅社會運動,好似瓦哈比教派運動、賽努西運動、馬赫迪運動、巴佈教派運動、阿赫默比亞教派運動、黑穆斯林運動等等。

    最早對伊斯蘭教嘅批判多數都係嚟自基督教,例如 676年有John of Damascus。到中世紀,一啲阿拉伯思想家好似詩人Al-Ma'arri亦某程度對伊斯蘭教批判。另外,猶太人思想家Maimonides亦以猶太教角度喺道德上對伊斯蘭教做過詳細比較。喺中世紀基督教教會文獻入面,亦曾經將穆罕默德形容為魔鬼。19世紀,學者William Muir亦曾經批判過《可蘭經》。 大部份對伊斯蘭教嘅批判都係以針佢哋嘅政治制度、刑法等問題,亦有批判者例如Robert Spencer同Ibn Warraq質疑《可蘭經》入面一啲道德觀 亦有好似Daniel Pipes同Martin Kramer批評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係一種好危險嘅思想。

    伊斯蘭教義問答:http://www.islam.org.hk/slmqa.asp
    中文版《可蘭經》:http://www.glink.net.hk/~hkiya/c_quran.html
  4. 簡史. 内文: 錫克教史. 錫克教係 15世紀 響 印度教 巴克提派嘅虔信運動( 梵天 信仰)同 伊斯蘭教 蘇菲派 嘅共同基礎上產生。 1469年 由第一代祖師 拿那克 (Nanak)創始。 聖地響 旁遮普邦 阿姆利則 市,呢度有錫克教最大寺廟—— 大金廟 。 「錫克」響 梵文 嘅原意係「門徒」咁解,因呢個嘅教徒自稱祖師嘅門徒。 早期實行祖師制,響第十代祖師後被廢除。 十八世紀 初分成 易行派 同 獅子派 兩個派。 錫克教強調人人平等,男人之間都係兄弟,女人之間都係姐妹。 佢哋奉行嚴格嘅 一神論 ,同埋會禮拜幾代祖師。 響 莫臥兒帝國 統治時期,教徒多次掀起發對專制主同莫臥兒國家嘅鬥爭。 響英國統治時期,曾經多次展開反英鬥爭。

  5. 黃衛雄(Ricky Wong Wai Hung),三一臨在浸信會主理牧師,香港愛國愛港基督教界別人士,前香港警察高級督察,亦做過沙田浸信會傳道 [1]。2019年10月,因香港社會動盪,佢創立三一臨在浸信會,被標籤為「全港唯一100%藍絲教會」 [2] 黃多次解釋他不是黃或藍絲,他是耶穌絲,他是效法基督對人不分 ...

  6. 四大天王 或 四天王 ( 梵文 : चतुर्महाराज , Caturmahārājakayikas ),又稱為 護世四天王 或者 四大金剛 ,係 佛教 著名 護法 , 二十諸 嘅嘅四位天神,位於 界 第一重。 四天王,又叫四大天王、四王、四大王眾天等。 根據 佛教 經典, 須彌山 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 犍陀羅 義爲香行、香遍),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 四大部洲 ,即 東勝神洲 、 南瞻部洲 、 西牛賀洲 、 北俱蘆洲 ),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लोकपाल,lokapala,義爲“世護”、“方位護法”) ,係 六欲 嘅第一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