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智強 [email protected] 所有文章(90) 無處安身、求職碰壁又背債 毒品更生人關卡重重的獄後人生 毒品更生人從出獄的那一刻起,等在眼前的就是眾多艱難的關卡。這條復歸社會的道路有多難?政府與民間單位的量能,是否足夠協助他們重返社會 ...

  2. 2021年9月18日 · 楊珽淯可我終究還是來到了這個時代最大的墓園. 北漂第一年,我在全台最繁華的城市感受到切身的喧鬧與刻不容緩。 也在熟悉的土地上,首次觸及內心那一塊貧瘠的荒蕪。 「北部的發展機會比較多」既在影視作品中顯得老套,又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太過確切而陳俗。 然而所謂異鄉,也不過是在自己出生國土的另一邊──北方。 在高鐵往返的加速後,顯得超了現實。 繼續那樣的陳腐套路,我也像個社會既定印象中的年輕人一樣,想把握住台北的豐富機會,想要達成21歲策畫攝影展、用影像發出一點能夠喚起共鳴的聲音的目標。 過程中,我曾被大城市給吞噬,它們既讓我的精神狀態臥病在床,卻也終究協助我回歸、找到作品核心。

  3. 2020年8月13日 · 報導者記者陳潔楊智強在今年從一個鋼瓶開始揭開讓許多青少年甚至國小學生上癮癱瘓死亡的笑氣危機」。 「沒想到它規模這麼大、取得這麼容易,卻偽裝得這麼無害,」在見過笑氣吸食者、販賣者之後,智強這麼說。 透過數據的比對和第一手採訪,《報導者》團隊發現台灣一年有26萬公斤笑氣,經過轉手而從列管機制中消失、不知去向。 同時,只要在社交網站打上對的關鍵字,一瓶瓶笑氣鋼瓶就能宅配到府,許多年輕人把它裝進氣球吸食,當成派對助興物質,卻不知道將賠上的是什麼代價。 記者陳潔和吸食者的訪談,清楚的描繪出吸食笑氣後不可逆的傷害,最嚴重時,吸食者小柔一天要吸10公斤的笑氣,「她跟她媽媽說自己要完蛋了,然後就倒下送醫了。

  4. 楊君宜認為國外無數突然因COVID-19來到生命末期家屬糾結是否插管急救的報導可能也是這群人做ACP的推力。 台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認為,疫情固然影響ACP的「量」,但若促使民眾提早思索生死大事,就可能拉高諮商的「質」,現在正是和家人好好聊聊 ...

  5. 2016年8月3日 · 信仰人道關懷的楊永智長期擔任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志工隨著台灣世界展望會實地探訪第三世界落後戰亂國家更讓他確信人道關懷這個方向是未來要前進的道路他也相信透過影像可以產生人道關懷的力量讓這個世界與社會更向愛與和平靠近一些。 「照片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與著名戰地攝影記者James Nachtwey堅信相同的價值楊永智將自己對影像的高度和期待就放在那個位置。 「我其實很幸運,」訪談中楊永智對於幾次攝影生涯的關鍵環節都很自謙,包括在1983年進入新聞圈、見證上一個世代更替的尾聲、接著是街頭運動狂飆的年代、找到攝影生涯方向等等。 正因為他所處時代的特殊位置,讓他對台灣第一代攝影記者前輩產生了興趣。 「身為攝影記者,了解攝影記者的歷史是重要的。

  6. 2019年9月16日 · 楊永智兄弟情深──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40週年的故事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在地傳真〉. 楊永智兄弟情深──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40週年的故事.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生出來是什麼樣子,但可以把自己活成什麼樣子,連體嬰忠仁、忠義就是一對為生命奮鬥的勇敢兄弟。 」 ──兩兄弟的朋友梅林。 如果人生是齣戲,忠仁與忠義的故事從1976年12月23日開始。 這對剛出生的連體嬰兒,嚇壞了產後的母親,到現在這對兄弟的母親還是擺脫不了這個夢魘。 兩兄弟則從此展開為生命奮鬥的旅程。

  7. 2022年12月10日 · 2022/12/10. 攝影. 林彥廷 余志偉. 台南. 攝影對談. 社會觀察. 攝影. 《報導者》「看看攝影」專題, 邀請黃建亮與攝影工作者針對當代紀實攝影各種面向,由淺入深的討論思考攝影未來可能性。 「台南Photo GO攝影上桌」 是 「台南國際攝影節」 的系列活動之一,從2018年起至今已經舉辦4屆,主要針對45歲以下年輕攝影創作者,透過徵件機制篩選參與者後,將彼此作品交流展示、多元對話,並在與評審、觀眾三方的討論中,獲得不一樣的展出體驗,並以傳統「辦桌」的形式展現作品,由獲選者「作品上桌」表現出台南「歡迎來坐」的熱情,為台灣攝影界培育年輕創作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