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6日 · 航空後勤管理科二年級學生靖雅表示,當初在軍校入伍訓練時,在學校隊職幹部、教官和同袍鼓勵下,順利通過考驗,未來在分發部隊服務,精進本職學能後,有意報考學校二技軍官班,成為更優秀的領導幹部。

  2. 2023年8月15日 · 王宗炎將軍是我的老長官,襁褓喪母,童稚喪父,淪為大陸湖北窮困的鄉下牧童。 嗣因國共內戰,從軍來臺,不願向命運低頭,運用公餘自我進修,艱苦奮鬥,力爭上游,一路從最基層的士兵,戮力晉升到高級將領,一生充滿傳奇的勵志色彩,令人欽佩。 王將軍是湖北漢陽人,民國二十二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生於漢口市,出生未滿周歲,慈親仙逝。 父親原為殷實的商人,抗日戰爭軍興,其父經營的輪船公司,盡毀於日寇的狂轟濫炸,不得已帶著不滿五歲的他,返回原籍耕種幾畝祖遺薄田維生,父子相依為命。 不意在王將軍九歲時,父親辭世,因家中一貧如洗,無法料理後事,乃由族親做主,變賣僅有的田產以支應。 他孤苦無依,為了生計開始多年的牧童生涯。 民國三十五年,抗戰勝利翌年,在親人支持下,終能入學為學童。

  3. 2023年10月31日 · 陸勤部指揮官中將昨日至南部地區視導彈藥部隊,了解彈藥庫儲、整修及裝備維保作為,並針對手榴彈修製及廢彈處理風險管控等項實施指導,期勉所屬強化專業職能,以消弭作業危安疑慮。 指揮官表示,彈藥庫儲工作須慎選庫管人員,主官應詳加考核,並落實教育訓練,避免彈藥管理罅隙。 對於彈藥檢查及整修作業確遵「程序、步驟、要領」執行,如有異常情事,應立即停止作業,排除危安顧慮後再次執行,確保作業安全。 指揮官強調,後勤部隊平時應掌握受支援單位戰術位置及選定分區預屯點,並結合運輸部隊及委商能量,透過戰備演練獲取整補參數;另運用情報蒐集手段,掌握相對性敵情,優化彈藥整補效能,以發揮後勤戰力。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

  4. 2023年10月20日 · 陸軍後勤指揮部指揮官中將昨日視導東部地區後勤部隊,除慰勉工作辛勞,並針對「庫儲設施安全維護」等項實施指導,要求庫管單位落實標準作業程序,精進風險管理措施,進而強化後勤支援能量。 指揮官表示,後勤支援為部隊戰力發揚與維繫的重要環節,後勤單位應參考現今國際戰爭,審視地區內可用資源及能量,規劃符合現代戰爭形態的後勤支援計畫,並利用兵推及演訓時機驗證,以滿足部隊作戰實需。 指揮官強調,各單位應強化營區內部管理,庫管人員對於所負責設施須落實常態檢查,熟練庫儲品項與清點流程;另要求幹部,強化人員考核及訓練,有效精進官兵本職學能與素質,提升後勤部隊整體戰力。 陸軍後勤指揮部. 相關新聞.

  5. 2022年1月6日 · 記者子揚/綜合報導. 海軍陸戰隊指揮官王中將日前於下湖西營區主持陸戰66旅新任旅長任職布達交接典禮,除表彰原任旅長劉少將在任期間,帶領單位完成營區改建及各項戰(演)訓等重大任務,對於駐地訓練及官兵生活設施改善著有成效;另介紹新任旅長戴上校學經歷完整,並在歷練重要職務時表現優異,期勉全體官兵在戴旅長領導下,秉持優良傳統,戮力執行戰備整備工作。 此外,典禮也邀請地方仕紳及陸戰隊北部地區各退伍軍人協會等蒞臨觀禮,王指揮官也感謝各界對於陸戰隊的支持與肯定,最後勉勵官兵,發掦陸戰隊「永遠忠誠」隊訓,以及「三不怕」精神,成為保國衛民的「先鋒」勁旅。 海軍陸戰隊.

  6. 2023年11月1日 · (軍聞社記者周力行高雄31日電) 國防部副部長徐衍璞上將31日代表邱部長主持「國軍左營總醫院揭牌典禮」,期許該院在院長領導下,落實軍陣醫學,強化區域整合,善盡醫療服務,並在醫療專業上繼續追求卓越。 徐副部長在常務次長黃佑民中將及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陪同下,前往國軍左營總醫院主持揭牌典禮。 在司儀的禮讚聲與該院醫護人員共同見證下,徐副部長偕黃常次、蔡局長、海軍副司令敖中將、第4作戰區指揮官呂中將、國軍臺中總醫院院長陳少將及左營總醫院院長少將等重要幹部一起拉下綵索,為「國軍左營總醫院」揭牌,正式更銜運作。 徐副部長致詞時指出,國軍高雄總醫院與左營總醫院分別位於南高雄與北高雄,考量組織編裝與平、戰時任務需要,決定將該院更銜為國軍左營總醫院,更銜之後,也代表該院將迎接新的環境與挑戰。

  7. 青年日報(Youth Daily News)為中華民國政府發行的官方報紙。 民國41年,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為武裝官兵思想、強化精神戰力,期團結文武青年完成革命任務,決定創辦青年戰士報。 經半年之籌備規劃,於41年10月10日,創刊於臺北市,報紙篇幅為四開一張小型報,僅對軍中發行。 為擴大文宣成效,於73年10月10日奉令更名為青年日報。 為宣揚國軍文宣工作,本社除肩負一般媒體新聞報導責任外,亦著重報導政府與國防新聞,透過報紙、青年日報網站、Facebook、Flickr、YouTube及APP等媒體,即時傳播國軍戰備訓練及全民國防等活動訊息,轉型為數位化國軍新聞專業單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