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2日 · 珍愛藻礁」為了保育大潭藻礁而發起,大潭藻礁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是全球唯一在淺水域沙灘上發育的藻礁海岸。 除了有7600年歷史,更養育近百種海洋生物,包括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等,剩不到50隻的台灣白海豚也會來此覓食。

  2. 2021年3月6日 · 珍愛藻礁」已收到超過50萬份連署書,超過中選會的法定門檻,有望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個由民間發起成案的生態保育類公投,接下來將如何進展? 「珍愛藻礁」目前收到超過50萬份連署書,遠遠超過成案所需的35萬份安全門檻。

  3. 2021年4月6日 · 好地球. 「一旦消失,就不會再有了!. 」他們在海的盡頭,捍衛全台最大濕地. 2021/04/06 · 作者 / 簡毓群 · 出處 / web only · 圖片來源 / 公視提供. 彰化海岸濕地是台灣潮間帶最大的濕地,有大量水鳥棲息。. 但當濕地逐漸變成防波堤岸、填海工業區,生物何去何從 ...

  4. 2021年4月13日 · 《海洋陰謀》被譽為「年度必看紀錄片」,導演抽絲剝繭、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漁場,揭開危害海洋生物的最大元兇,竟然不是一般熟知的吸管、塑膠袋! 《海洋陰謀(Seaspiracy)》3月在Netflix上架後引起空前迴響,網友直呼「看完好難過」、「永遠改變對海鮮的看法」。 當我們忙著淨灘、忙著關注鼻孔被插進吸管的海龜,《海洋陰謀》卻說,這一切恐怕徒勞無功,因為對海洋最大的傷害,來自漁業本身。 導演阿里.塔布里齊(Ali Tabrizi)為了揭開真相,除了潛入國際海鮮展,也飛到日本、泰國等地,從漁業奴隸一路追蹤到非法捕撈。 過程中曾被阻撓拍攝,也被提醒擋人財路會招來生命危險,他冒險挖掘到的真相震驚所有觀者──我們吃的每一口魚肉,背後代價超乎想像。 人類每小時屠殺1.1萬~3萬隻鯊魚.

  5. 2021年4月20日 · 人類在大自然留下的不堪痕跡,對藝術家來說也有獨特姿態,垃圾產生了美感,卻是自然環境與生物的潛在殺手,陳聖文要傳達的,就是這種矛盾。 「這樣子的心理狀態在腦中翻攪過後,你會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來看待這些作品,」有糾結才會反思,「希望把情緒帶出來,希望他們可以真的去做一些什麼。 廣告. (陳聖文作品使用的垃圾,都是他親自從山林、海灘撿拾,帶回城市。 圖片來源:陳聖文提供) 走入山林,目睹動物真實生活樣貌. 陳聖文國小開始就對線材有著莫名喜愛,大學一度考慮就讀服裝科系,雖然最後選了平面設計,但畢業製作時期想轉換心情,因此重拾對針線的興趣,並跟著當時結識的藝術創作團體「淨愛高山」走入山林,把撿拾到的垃圾帶下山創作。

  6. 2021年3月5日 · 台灣一年喝掉10億杯 手搖飲,吸管環保杯如雨後春筍冒出,調查卻顯示一半的人減少使用頻率,兩個實踐大學畢...

  7. 2021年8月10日 · 從金山開始到萬里、基隆、貢寮等地,東北角海岸線布滿礁岩,岩洞、岩縫裡有大量可食用的生物,卻不容易用釣具或網具取得,於是在地人帶著鐵片、尖尾槌等簡單工具,用雙手挖紫菜、敲石蚵、勾海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