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垂榕 (學名: Ficus benjamina ),也叫 白榕 ,是 桑科 榕屬 的植物。. 分布於 不丹 、 緬甸 、 越南 、 索羅門群島 、 菲律賓 、 印度 、 尼泊爾 、 澳大利亞 、 泰國 、 馬來西亞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錫金 以及 中國 的 海南 、 雲南 、 廣東 、 貴州 、 廣西 等地 ...

  2. kplant.biodiv.tw › 垂榕 › 垂榕

    效用 :氣根 、 樹皮 、 葉芽 、 果實:清熱解毒 ,袪風,涼血,滋陰潤肺,發表疹,催乳。. 治風濕麻木,鼻出血。. ‧莖:. 常綠喬木,具氣根,大側枝垂至地上,以後成為樹幹,樹皮灰白色,無毛,側枝亦是;枝幹易生氣根,小枝彎垂狀。. ‧葉:. 單葉 ...

  3. 2004年5月12日 · 2012/07/22. 400歲老茄苳命危 專家趕白榕走路」 2012/03/08. 白榕. 在恆春的林業試驗所港口工作站一棵經歷風霜的老白榕樹一株成林的景觀展現其特有的植物生性白榕比一般榕樹具有更發達的氣根及支柱根。 在潮濕的環境裡,白榕靠氣根吸收空氣中的水份,而氣根急速生長至地面,慢慢地加粗變成支柱根。 經過長時間的生長,一株白榕形成數不盡的支柱根,於是形成大片如林般的景致,有時還搞不清楚母株是那一枝呢! 白榕屬於桑科植物,學名為:Ficus virgata。 其花序為「隱頭花序」,數不盡的小花被膨脹成圓球狀的花軸所包裹,故而看不到花朵。 白榕生育環境為低海拔潮濕原始林間,以南部墾丁地區為著。

  4. 丛毛垂叶榕 F. b. var. nuda (Miq.) Barrett. 垂叶榕 (学名: Ficus benjamina ),也叫 白榕 ,是 桑科 榕属 的植物。. 分布于 不丹 、 缅甸 、 越南 、 所罗门群岛 、 菲律宾 、 印度 、 尼泊尔 、 澳大利亚 、 泰国 、 马来西亚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锡金 以及 中国 ...

  5. 白榕. 學名: Ficus benjamina L. 中名: 白榕. 別名: 垂榕、小葉榕、垂葉榕、細葉榕、孟占明榕. 分類: 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科名: 桑科 (Moraceae) 原產地: 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臺灣. 生活型: 常綠大喬木.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 枝幹易生氣根,小枝彎垂狀。 葉的描述: 單葉互生,葉緣微波狀,先端尖。 原種葉片濃綠富光澤,斑葉品種之葉緣具乳白色斑,黃金垂榕新葉金黃色,葉片微微捲起。 花的描述: 隱頭花序,其中有雄花及雌花聚生。 用途說明: 可作綠蔭樹、行道樹,幼株可作綠籬、盆栽。 果實、種子描述: 果實和正榕相似,隱花果球形。 生育環境: 原產臺灣南部,被各地廣泛種植為園藝、綠蔭樹、行道樹. 其他特性描述:

  6. 白榕 學 名: Anubias barteri var. nana ''albino'' 科 別: 天南星科 Araceae 分 佈: 改良品種 弱光 水 溫: 22~28 前景、中景 2~12 DH (約強軟水至弱硬水) p H 值: 5.5~7.5 難 易 度: 普通

  7. 植物園種植的白榕常可看見扁平的支持根. 白榕隱花果成熟時為紅色. 臺灣本島東南方的外海有幾個小島其中一個小島上曾經盛產著花朵美麗的白花蝴蝶蘭( Phalaenopsis aphrodite Reichb. f.),島上有一群原住民族,他們生活在四面是海的環境裡,發展出與臺灣其他以山區生活為主的原住民不同的海洋文化。 這群人,有些人稱他們為雅美族,也有些人稱他們為達悟族。 這群蘭嶼島上的原住民族有著獨特的造船文化,長期知識累積及運用過程讓他們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利用文化,在符合造船禁忌與材料選擇的嚴苛條件下,這群人依照船隻各部位不同的特性來選擇不同的植物材料,讓他們的船成為綜合著各類木材優點的「拼板舟」,不但實用價值高,還兼具美麗外觀。

  8. 英名:White Fig Tree. 別稱:白肉樹、島榕. 科屬:桑科榕屬, 常綠中喬木。 簡介. 白榕及白肉榕分布於台灣南部、蘭嶼、綠島。 因樹幹平滑,呈灰白色,故稱白榕。 氣根及支柱根,下垂生長,葉呈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互生,先端有尾凸尖,白榕的葉片較小,長約8-14公分,白肉榕的葉片長約9-22公分。 白榕的隱花果近於無柄,白肉榕的隱花果,果梗則長約6公釐,果實呈扁球形,熟時為紅色。 多用於庭園樹、行道樹,亦是盆景栽培的重要樹種,除供觀賞外,白榕下垂的氣根,粗壯而通直,可供建築材料,樹皮纖維則可用於製作繩索及草鞋。

  9. 學名:Ficus benjamina L. 俗名白榕白肉榕孟占明榕, Weeping Ficg BenjaminTree 。 形態特徵: 大喬木,常有許多垂下大氣根而成支持幹,小枝平滑,下垂。 葉薄革質,略排成二列,橢圓形至卵形,長3~12㎝,寬1.5~6㎝,先端銳形至漸尖,基部圓至楔形,兩面平滑,側脈6~13對,略明顯,兩面隆起,基脈不伸長;葉柄長4~16㎜。 榕果無柄,卵形或橢圓形,罕略球形,徑1~1.5㎝,紅熟;頂孔苞片3枚,平坦;基苞2~3枚,長約1.5㎜。 雄花多數,有柄,花被片3。 生態/分布: 產臺灣南部、綠島、蘭嶼。 分布大陸華西及印度、馬來。

  10. 白榕 別名: 垂榕白肉榕孟占明榕垂葉榕 分類: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科名: 桑科(MORACEAE) 原產地: 產華西及台灣南部、綠島、蘭嶼,分布印度、馬來。 生活型: 大纏勒喬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