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絕密曼哈頓計畫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先訂後付,免費取消預訂,全天候廣東話客服支援. 酒店民宿等應有盡有,高檔低價任君選擇,訂房訂機票信心之選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曼哈頓計畫 (英語: Manhattan Project )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 研發 出人類首枚 核子武器 的一項軍事計畫,由美國主導,英國和加拿大協助進行。 1942年至1946年間,曼哈頓計畫由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 少將 萊斯利·格羅夫斯 領導,設計製造原子彈的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 則由核物理學家 羅伯特·奧本海默 負責。 陸軍對軍事行動的慣例是用總部所在地命名,因而計畫中陸軍負責的部分稱 曼哈頓區 。 不過後來「曼哈頓」一名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官方計畫代號 代用材料項目發展 (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 ),成為對整個計畫的稱呼。 該計畫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吸取融合了英國在 合金管工程 中的發現。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參見
    4月2日:德國物理學家喬格·朱斯和威廉·漢勒提出了將核能用在軍事領域的可能性。
    8月2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信(愛因斯坦-西拉德信,作者為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中簽下名字,希望遞交至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處,建議對方為核分裂武器提供研發資金,因為當時的納粹德國可能也在這方面進行研究。
    3月:英國伯明罕大學學者奧托·弗里施、魯道夫·佩爾斯撰寫了弗里施-佩爾斯備忘錄,計算出原子彈的爆炸可能只需要1英磅(0.45公斤)的濃縮鈾。該備忘錄先是到了澳洲物理學家馬克·奧利芬特手中,後者將其轉交給了英國化學家亨利·蒂澤德。
    3月2日: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鄧寧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團隊證實了尼爾斯·波耳的猜想——慢中子可引發鈾-235的核分裂。
    4月10日:蒂澤德在英國設立了穆德委員會,用於進行原子彈的可行性研究。
    5月21日:喬治·基斯佳科夫斯基提出使用氣體擴散法來分離同位素。
    2月2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者格倫·狄奧多·西博格與亞瑟·華爾確定發現了鈽元素。
    5月17日:亞瑟·康普頓同美國國家科學院撰寫的報告公開發表,指出研發軍用核能源帶來的若干好處。
    6月28日:羅斯福簽署第8807號行政命令,設立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交由萬尼瓦爾·布希管理。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合併了國防部科研委員會和鈾顧問團。詹姆士·布萊恩特·科南特接任布希成為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的新總管。
    7月2日:穆德委員會任命詹姆士·查兌克撰寫原子彈的設計與預算報告的第二稿(也是最終稿)。
    1月19日:羅斯福正式批准原子彈計畫。
    1月24日:康普頓決定將鈽相關的科研工作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集中進行。
    2月19日:加拿大和英國協商設立蒙特婁實驗室,用作英、加兩國在核技術方面的協同運作(尤其是制鈽)。
    6月19日:布希、科南特、康普頓、勞倫斯和尤里正式組建成S-1執行委員會。
    1月16日:格羅夫斯批准建立漢福德區。
    2月9日:帕特森為漢福德區批了400,000英畝(160,000公頃)的土地。
    2月18日:Y-12國家安全大樓動工。Y-12是橡樹嶺的一個大型電磁分離工廠,用來濃縮鈾。
    4月1日: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竣工。
    1月11日:洛斯阿拉莫斯理論部門成立了特別小組來研發內爆式核子武器,負責人愛德華·泰勒。
    3月11日:橡樹嶺Beta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啟動。
    4月5日:在洛斯阿拉莫斯,埃米利奧·塞格雷收到了橡樹嶺核反應爐增殖的首份鈽樣品。十天後,他發現自發性裂變的速率過高,無法應用在槍式裂變武器上(因為鈽-240混入到了鈽-239中的緣故)。
    5月9日:在洛斯阿拉莫斯,世界上第三個核反應爐——LOPO——達到臨界狀態。該反應爐是世上首個溶液堆,也是首個以濃縮鈾作為燃料的反應爐。
    1月:湯瑪斯·法雷爾少將成為格羅夫斯的副官。
    1月7日:首次使用電橋式電雷管進行放射性鑭測試。
    1月20日:K-25工廠進行到第一階段,使用了六氟化鈾氣體。
    2月2日:漢福德區的第一份鈽送抵洛斯阿拉莫斯。
    2月:自蘇聯叛逃的伊格爾·古琴科洩露了有關在加拿大的蘇聯間諜團伙的資訊。該訊息被公之於眾,引發了公眾對「原子間諜」的擔憂,導致美國國會對於戰後核能法律法規的討論趨向保守化。
    7月1日:比基尼環礁進行了代號「Able」的核試。該試驗是十字路口行動的一部分。
    7月25日:比基尼環礁進行了代號「Baker」的核試。
    8月1日:杜魯門批准了《1946年原子能法案》(也稱《麥克馬洪法案》)。
    1月1日:《1946年原子能法案》生效,曼哈頓計畫正式移交給了美國原子能委員會。
    8月15日:曼哈頓工程區被廢除。
    核子武器研發年表(英語:Timeline of nuclear weapons development)
  2. 其他人也問了

  3. 2024年5月1日 · 曼哈頓計劃 (英語: Manhattan Project )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 研發 出人類首枚 核武器 的一項軍事計劃,由美國主導,英國和加拿大協助進行。 1942年至1946年間,曼哈頓計劃由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 少將 萊斯利·格羅夫斯 領導,設計製造原子彈的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 則由核物理學家 羅伯特·奧本海默 負責。 陸軍對軍事行動的慣例是用總部所在地命名,因而計劃中陸軍負責的部分稱 曼哈頓區 。 不過後來「曼哈頓」一名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官方計劃代號 代用材料項目發展 (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 ),成為對整個計劃的稱呼。 該計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吸取融合了英國在 合金管工程 中的發現。

  4. 小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英語: Leslie Richard Groves Jr.,1896年8月17日—1970年7月13日)是美國陸軍 中將,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率領美國陸軍工兵部隊監督五角大廈建設和領導開發原子彈的絕密研究項目「曼哈頓計劃」。

  5. 曼哈頓計劃(英語: Manhattan Project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項研發計劃。 該計劃由美國主導,由英國、加拿大兩國提供支持,成功製造了世上首枚 原子彈 。

  6. 小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英語: Leslie Richard Groves Jr.,1896年8月17日—1970年7月13日)是美國陸軍 中將,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率領美國陸軍工兵部隊監督五角大樓建設和領導開發原子彈的絕密研究項目「曼哈頓計劃」。

  7. 查兌克支持英國全力投入「曼哈頓計畫」,放棄戰爭期間實行任何自主計畫的幻想 [49]。 憑藉邱吉爾的支持,他努力落實格羅夫斯提出的所有協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