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4日 · 「半月板」是膝關節中重要的軟骨,往往出現破裂都是因為運動傷害、車禍等外力,或者是年長者退化所導致,如今健保署宣布從今年 10 1 日起將「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納入健保給付,預估一年約有 4,300 人次受惠,健保挹注預算約 1.16 億點。

  2. 2023年1月5日 ·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呂姿曄指出:「目前國內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約 682 萬人,原本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於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 10 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的用藥。 但因應今年過年連假特別長,健保署援例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記得提前領藥,避免中斷用藥,但提早領藥以一個的用藥量為限。 另外,有些民眾想趁著春節出國旅遊,若計畫出國較長時間,呂姿曄表示:「提出像是機票證明相關證明文件之後,可把剩餘的藥量都一次領用完畢。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十年後你可能會得什麼病? 「台灣慢性病風險評估」免費進行評估. 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友容易「無症狀感染」! 醫師教如何自我注意.

    • 食物過了使用期限1、2天到底還可不可以吃?
    • 鮮奶過了保存期限還可以再喝嗎?
    • 冷凍水餃可以在冰箱放多久?
    • 如果儲存不當或因人為使用失當,食物即使在使用期限內未必保險
    • 注意蛋類與食用油的使用期限問題

    很多人個性節儉,碰上了食物才剛超過標示的使用期限1、2天,都會捨不得浪費食物,而在是否該丟棄的猶豫中掙扎許久,有人最後還是選擇冒著可能危害健康的風險吃了下去,有些人則是選擇丟棄以保心安。但是,食物使用期限剛過1、2天,到底還可不可以吃啊?相信很多人都想求得一個標準答案。 事實上,剛過保存或使用期限的食物還能不能吃,也不能一概而論,訂定一個統一標準,主要還是得看食物的保存狀況與環境條件。而每一種食物都有多種需要注意的指標,例如外觀、顏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 過了使用期限,並不意味著食物就一定壞掉了,只是製造的廠商不再擔保。有時候,食品過期可能只是外觀不好看,口感不佳,這樣的食品還是能夠食用的。不過,也可能因為食物中細菌數量增多,讓食用者患病的可能性增高。

    舉大家最常喝的鮮奶為例,一般廠牌訂定的使用期限都是3到7天,經常會碰上了還沒喝完就發現效期到了的問題,到底該不該狠心地全部倒掉呢?其實不一定要這麼做,可以透過目視與鼻嗅來進行判斷,如果沒有結塊或是變味,鮮奶還是可以喝的。 一般來說,鮮奶使用期限會採取較嚴格的規範,通常一瓶使用期限為7天的鮮奶,實際的飲用期限可能長達10天,處於冰箱冷藏狀態的鮮奶不可能真的一到保存期限的那一天就突然壞掉,所以剛過了使用期限的鮮奶還是可以安心飲用的。但如果效期過了4、5天,雖然沒有變質,但營養價值也所剩不多,最好就倒掉了。

    再談談許多人家裡都會存放在冰箱冷凍庫當應急食材的冷凍水餃,如果是有廠牌密封包裝的,往往標示的使用期限也是僅供參考,有業者就透露,有時包裝上會標明保存期限3到6個月,因為在冰凍的狀態下,提高了水餃的儲存能力,甚至在放了1年後都還OK,所以即使過了保質期,但依然還可以食用,只不過口感沒有那麼好,當然,如果曾經解凍後沒用完再重新擺回冰箱冷凍室的水餃,即使是還沒過使用期限,要當心其新鮮度與食用安全性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物即使是還在使用期限內,如果儲存不當,也可能會發生化學與生物反應。例如有奶粉受潮後會結塊,玫瑰花茶打開包裝後,容易被氧化,有些食品因為封裝或運輸的過程出了問題,導致未開啟包裝就發生內容變質或結塊等狀況,像是日前某大廠牌營養品就發生內物凝結的現象。雖然罐裝乳製品發生結塊、氧化等物理變化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不大,但是口感就會變差。 此外,些食物在保存過程中出現了化學變化,例如味道發生變化,出現臭味或酸味等,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還有一種情況是,食物發生了生物變化,出現微生物繁殖,或是微生物分泌的毒素污染了食物,例如因為人為因素,讓食物或食材接觸到細菌而導致發霉,即使還在使用期限,也千萬不能再食用了。

    文章前面談了包括鮮奶、冷凍水餃等大眾食品過了使用期限可否繼續食用的問題後,HEHO君還要附帶提醒大家家中常用的2種食材的保存期限問題。 1、蛋類: 其實沒有固定的使用期限,一般在購買後的3—5個星期內食用都是沒問題的。但通常每過一星期蛋類的質量就會下降一個等級,隨著放在放在冰箱的時間愈久,蛋裡的物質會愈變愈小,但是仍然可以食用。不過,如果打破蛋殼後整個蛋黃都散掉了那就千萬別吃了。 2、食用油: 依據政府的規定,一般食用油的保存期限是2年,但這是以未開封為前提的期限。而食用油中的脂肪酸會隨著貯存時間延長而發生化學變化,營養價值也隨之降低。因此,買油看生產日期非常重要,越新鮮越好。此外,建議食用油儘量在開封後3到6個月內能使用完畢,以確保新鮮度,避免發生酸價、酸度升高問題。 延伸閱讀: 罐頭食品...

  3. 2020年4月23日 ·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可以用「七分篩檢法」來初步判斷自己是不是結核病,如果超過5分以上,就建議馬上就醫。. 咳嗽2週以上(2分). 咳嗽有痰(2分). 胸痛(1分). 體重變輕(1分). 食慾不振(1分). 但初期症狀通常不是很明顯,也有一部分人是「無 ...

  4. 2023年4月17日 · 到哪裡辦理? 攜帶以上資料及 30 元換發戶口名簿的工本費,到戶籍地任一戶政事務所辦理。 線上申請. 申請網站: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線上申辦出生登記. 申請時間:24小時均開放申請人使用自然人憑證申辦。 線上報戶口申請人:僅有新生兒父或母可申請,且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新生兒之父母均需為在臺現有戶籍且具自然人憑證之國人。 新生兒限設籍與父或母同戶籍。 需在新生兒出生 60 天內才可線上辦理。 新生兒需在台出生。 申請文件 : 自然人憑證。 線上申請版子女從姓約定書(分成 一般未成年子女從姓約定書 、 需取得原住名身分之新生兒 )。

  5. 2023年4月6日 · 生育獎勵金申請資格重點為, 「只要新生兒的爸爸或媽媽其中一方,在新生兒出生日起前 10 個至提出申請時,設籍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 即符合資格。 但提醒爸媽要注意,申請資格有規定要連續設籍在「北北基」滿 10 個, 若在規定的設籍時間裡,有將戶籍遷到北北基以外的縣市,就視為設籍中斷 ,不符合申請資格。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仔細檢查申請的相關規範,才不會錯失一筆獎勵金。 生育獎勵金申請方式. 生育獎勵金可在戶政事務所單一窗口辦理,不過要提醒家長們,由於生育獎勵金的設計是要感謝母親生產辛勞,因此經費是規定匯進媽媽的帳戶中,申請時要特別注意攜帶的文件是否正確。 申請應備文件和注意事項如下: 申請人(也就是新生兒母親)的身分證明文件、印章(或簽名)。

  6. 2021年11月13日 · 4-5 個. 從 4~5 個大開始,每個階段的發展會出現時間的落差,不一定每個項目都能準時做到, 但前面打「★」的評估項目是一定要做到的 ,沒有做到也建議儘早給醫師評估。. 語言與社交. ★ 面對面時能持續注視人臉,表現出對人的興趣嗎?. 是, 否. 會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