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下載對獎

    超快速!掃描發票對獎,中獎一秒知

    Yahoo 奇摩 App
  2. 以尺寸來說,現今最普遍的收銀機統一發票為4.4 公分 寬,約19公分長(因為由紙捲裁切,長度會略有不同)的薄紙片。. 憑證正面記載的項目依序有:民國紀元的該發票開立期限月份(如中華民國95年3-4月份)、統一發票種類(如:收銀機統一發票)、聯別(如 ...

  3. 統一發票可以指: 統一發票 (台灣),在中華民國(臺灣)商店開立給買受人的憑證單據,可用來對號換取中獎金額。 統一發票 (上海),在上海商店開立給買受人的憑證單據。

  4. 歷史與簡介. 第一期統一發票. 中華民國統一發票制度創始於1950年,構想來自於時任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 廳長 任顯群 。 1950年12月12日,臺灣省政府財政廳頒布《臺灣省營利事業統一發貨票辦法》及《臺灣省統一發票給獎暫行辦法》,並在1951年 元旦 開始實施。 藉由民眾中獎預期,要求開立發票,達到防止 商家 逃稅 、增加 國庫 稅收 的功能。 統一發票制度實施後,逐漸成為 中華民國政府 主要稅收來源之一。 另外,為了確保稅源,1982年5月28日, 中華民國財政部 訂定發布《統一發票給獎辦法》。 從1988年至今,統一發票開立且將每個月開獎一次的制度改成每兩個月開獎一次制度,仍於臺灣境內持續施行,而開獎時間為單數月的25日。

  5. 愛國獎券 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在 台灣 ,由 中華民國 臺灣省政府 為緩解財政困難而發行的獎券,其發行單位為 臺灣銀行 。 愛國獎券在臺灣存在37年,共發行1171期。 1980年代中期後,由於一種名叫「 大家樂 」的賭博方式盛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與愛國獎券的正常發行;終致在1987年12月27日,臺灣省政府宣布暫停發行愛國獎券,愛國獎券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歷史 [ 編輯] 民國39年(1950年),適逢 國民政府遷臺 ,為安置大量來自 中國大陸 各地的軍民,財政窘迫下,政府尋找開拓新財源的可能性。 據說愛國彩券的發明人是時任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 廳長 任顯群 ,他一天晚上就寢後忽然想到,透過獎券的方式來吸引民眾購買 公債 [1] 。

  6. 發票 ,是指 經濟 活動中,由出售方向購買方簽發的文本,內容包括向購買者提供 產品 或 服務 的名稱、 品質 、協議 價格 。 除了預付款以外,發票必須具備的要素是根據議定條件由購買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須包含日期和數量,是 會計 帳務的重要憑證。 發票也通常稱為 付款單 。 在 中國大陸 ,付款單、收款 收據 在民間有時也被統稱為發票。 當局的 會計制度 規定有效的購買產品或服務的發票稱為 稅務發票 。 政府部門收費、征款的憑證各個時期和不同收費征款項目稱呼不一樣,但多被統稱為 行政事業收費收款收據 。 稅務發票 中也分別有普通發票及專用發票兩種,除紙質發票外還有電子發票,二者效力相同。 為 內部審計 及 核數 ,每一張發票必須有獨一無二的流水賬號碼,防止發票重複或跳號。 參見 [ 編輯]

  7. 序言. 參考. 陳世昌. 臺灣正體. 陳世昌 (?—?), 山東省 濰縣 人, 清朝 政治人物、 進士 出身。 光緒 三十年, 會試 第248名; 殿試 登 進士 二甲115名,後授以主事分部學習。 參考 [ 編輯] 《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卷2923) 《清光緒實錄》(6-8) 分類 : . 生年不詳. 卒年不詳. 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進士. 清朝主事.

  8. 統一編號 [註 1] [1] ,簡稱 統編 ,是 中華民國 營利事業機構與非營利機構的個別 法人 身分代號,為一組8位數字,在註冊登記時由主管機關發配。. 機構有開統編及未開統編公司課的稅賦是相同的。. 消費者若於消費時報上統一編號 [註 2] ,則該統一編號之機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