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9日 · 林元鈞說,目前全台已有許多醫院、診所、社區藥局均有提供二代戒菸服務,民眾可透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委託戒菸治療與管理網站 查詢,此外亦可透過免費的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LINE(ID:@tsh080063636)帳號諮詢,透過專業人員的陪伴,戒菸路上不孤單。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元鈞. Heho 溫馨提醒:吸菸有害健康。

  2. 2018年8月17日 · 而透過醫療院所的菸衛教師或社區藥局藥師所提供專業的衛教、諮詢與支持,孕婦、青少年及不適合用藥者,可以得到強而有力的協助。 在接受戒菸服務後的3個月及6個月後還有專人追蹤及輔導,全程關懷增強戒菸動機及意志力。

  3. 2022年3月7日 · 子宮肌腺症三大典型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伊說,子宮肌腺瘤最常見的是「沒症狀」,其次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症狀: 1. 經血量特大: 正常經血量每次周期約35~40cc,若超過這個量,比如白天2小時就需更換衛生棉,甚至要用夜用型,還有出現血塊,應就醫檢查。 另要留意有無出血太多而造成休克,像是頭暈、臉色及唇色蒼白,還有會喘,連躺著不動也喘,都屬異常。 2. 經痛時間長: 患有子宮肌腺症的女性,常會有嚴重經痛,愈靠近停經愈明顯,疼痛可能長達5、6天,甚至月經還沒來前就開始,與年輕女性通常生理期第1、2天吃止痛藥可緩解有所不同。 3. 不孕機率增: 子宮肌腺症有可能影響導致懷孕成功機率,肌腺症會讓胚胎著床不易。

    • 第一步:從孩童年紀找出開始訓練時機點
    • 第二步:用遊戲方式培養認知
    • 第三步:訓練孩子表達如廁需求
    • 第四步:訓練孩童擦屁股
    • 孩童抗拒上廁所需排除害怕原因

    對於 1-2 歲孩童建議此階段能教孩童以手勢語言等方式表達「我尿尿、我大便了」,讓家長能清潔。當 2-3 歲的孩童有較穩定的生理膀胱與肛門控制,能開始訓練孩童使用兒童馬桶如廁。 什麼時間點代表應該開始訓練孩子?陳郁如建議家長先觀察孩童如廁後的狀況,例如是否有規律的排便排尿時間點、排便排尿後會有扭動身體或坐立不安或表情難受與哭叫等表現,這些代表孩童開始感受到尿布中的遺尿、遺便帶來的不適感,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訓練前父母可以先透過「替洋娃娃換褲子」的遊戲方式,培養孩童認知尿布乾乾是舒服的、濕濕是不舒服的感覺。家長可準備分別有笑臉與哭臉的圖案,及準備兩件可替換的洋娃娃的褲子。 開始遊戲時,用水將洋娃娃的褲子噴濕,或是灑上少許黏土、麵粉和水,將哭臉圖案黏上洋娃娃的臉,帶孩童碰觸沾濕處,並帶著孩童說「濕濕的,不舒服」,引導孩童替洋娃娃脫下濕褲子,換上乾淨的褲子,再牽孩童的手觸摸乾淨的褲子,再將笑臉圖案黏上洋娃娃的臉,帶孩童愉快的說出「乾乾的,好舒服喔!」,訓練讓孩童表達乾乾舒服的、濕濕尿尿了、重重大便了的意思。

    同樣以「帶洋娃娃上廁所」遊戲方式訓練孩童練習表達,利用洋娃娃模擬表達很想上廁所的不適感,引導孩童替洋娃娃說出想上廁所的需求,再引導孩童拿「小朋友坐馬桶的圖卡」,向大人表達如廁需求,再引導孩童帶洋娃娃去廁所,脫下洋娃娃的褲子坐在兒童馬桶,帶孩童摸洋娃娃乾淨的褲子,將微笑表情的貼紙黏在洋娃娃臉上,稱讚洋娃娃懂得進行如廁需求的表達,告訴孩童他也可以這樣說。 透過洋娃娃的示範後,再換請孩童脫下褲子坐在兒童馬桶上,陪孩子唱一至兩首的兒歌,讓孩子能逐漸適應坐馬桶的感覺,給予讚美「小寶貝好棒,可以坐在小馬桶上了」,若孩童剛好能成功完成排尿或排便,立即給予讚美與鼓勵,讓孩子對所進行的事情感到有信心。 若家中寶貝為小男生,可以在兒童小便斗貼上一張貼紙,在地上準備腳印貼紙,請孩童站在腳印上,試著對準小便斗的貼紙...

    當 4-5 歲的孩童能夠坐在一般馬桶上如廁,約 5-6 歲的孩童能夠獨立的於一般馬桶上如廁並擦拭乾淨以及清洗乾淨雙手。陳郁如建議 3-4 歲時可觀察孩童如廁狀況,都順利的話再進行擦屁股訓練。 訓練前請孩童坐下,在孩童屁股位置黏立體貼紙,引導孩童取下貼紙,也可以用咖啡色彩色筆在透明膠帶光滑面塗上顏色,再將透明膠帶黏貼在孩童褲子屁股位置,請孩童拿衛生紙將咖啡色擦掉,察看衛生紙上是否沾有顏色,引導孩童再取衛生紙再次擦拭,直至穩定擦拭乾淨。

    若如果孩童抗拒進廁所,家長需要進一步排除造成抗拒的原因,例如沖馬桶的聲音、開廁燈後自動啟動的風扇聲、不喜歡屁股碰觸到冰冰的馬桶坐墊、坐馬桶雙腳懸空、身體搖晃感到害怕等,再依據不同的狀況進行調整。 例如讓孩童帶著耳機進入廁所、帶孩童操控馬桶沖水鈕習慣沖水聲、教導孩童認識在廁所中的常見物品與聲響、馬桶加上坐墊,甚至是改用兒童馬桶及在廁所貼他喜愛的卡通貼紙,都能緩解孩童對陌生事物的焦慮。 孩子的如廁訓練並非一時半刻可達成,陳郁如提醒家長:「孩子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能使排便暢通增加訓練的成功機率,過程中要給孩童訓練機會及讚美與鼓勵。」若孩童嘗試如廁經常失敗,進步速度明顯慢於同年齡層時,請向專家進行諮詢。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4. 2020年9月5日 · 尿布」的最大關鍵:孩子準備好了 洪依利說,其實小孩子要尿布,也是需要學習的,如果沒有練習就希望孩子馬上可以戒掉尿布,反而會讓小孩很抗拒「戒尿布」或是「坐馬桶」這件事,對尿布的依賴性會更大。

  5. 2024年2月6日 · 幫助你有效無壓輕鬆戒菸. 戒菸從來都不簡單,需持續努力才能有機會突破戒斷症狀瓶頸! 成功戒菸的定義為:每日吸菸量為零且維持 6 個月以上,且於門診治療期間測試吐氣一氧化碳濃度(CO level)小於或等於 8ppm 者。 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新的一年之始,不如就透過制定適合自己的戒菸方式,選用更聰明的科學化的方法展開全新的戒菸計畫,邁向戒菸成功之路。 她特別提醒正在戒菸路上努力的民眾,其實戒菸無須著急,堅持循序漸進的戒除療程方能邁向成功,呼籲「戒菸要快但不要著急 !」比起想要快速成功戒菸,更重要的是尋求專業的服務人員從旁協助,透過藥物控制與心理支持,以提高戒菸成功率。

  6. 2019年3月26日 · 傳統癌症篩檢 無可取代. 「篩檢最重要是減少死亡率,但腫瘤標記沒辦法有這種功能。 」邱瀚模以CA19-9為例說,正常值建議在三十七以下,但就算是數值高達六 、七 的民眾,不但往往找不到胰臟癌,即使是追蹤五年、十年後也是如此;另外像CA125數值略高,可能是骨盆腔發炎,民眾不要過度緊張。 但相對的, 如果腫瘤指標沒有過高,也不能代表「沒有癌症」 。 圖片來源: 今周刊. 簡單地說,早期癌症的患者不容易透過腫瘤標記早期發現;而腫瘤標記過高的人卻也鮮少真正罹癌,這正是醫界認為腫瘤標記參考意義有限的原因。 但若要追蹤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的療效,腫瘤標記有其有意義,因為癌症病人指數高,做完治療後,指數應該要下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