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5日 · - Heho健康. 癌細胞沒那麼容易就餓死! 長庚團隊發現它存活的秘密! 日期:2018 年 10 月 5 日 作者: 林以璿. 長庚大學躍上國際舞台,白麗美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癌細胞適應逆境秘密,原來胺基酸正是讓癌細胞進入「省電模式」,進而得以存活的關鍵。 這項研究登上了近期的《Cell Reports》期刊,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今年7月發表在《Nature》期刊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前的 癌症治療 ,把癌細胞「餓死」是一條常見的思路,像是討論熱度極高的「生酮飲食」,便是希望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進而把癌細胞「餓死」。 但是癌細胞也不是省油的燈,形成「CTP合成酵素線狀結構 (CTP synthase filament)」,幫助癌細胞「省電」,克服困境並提供生長潛力。

  2. 2019年3月21日 · 往回推幾個月,當美國因為推翻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也就是所謂「歐巴馬健保」),各界沸沸揚揚之際,臺灣立法院於2017年12月通過《藥事法》修正,引進專利連結制度(patent linkage),讓國內學名藥審查與其是否侵害跨國原廠藥專利掛鉤,興訟時甚至將延緩國內學名藥發行上市許可。 這個修正是因應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會議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現改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規範,引起相關人士批評。

    • 台灣末期腎臟疾病現況
    • 為什麼會有「腎臟計劃」?
    • 研究團隊:植入型人工腎臟可望 2020 年進入人體實驗
    • 植入型人工腎臟是什麼?

    根據健保署的最新統計數據,在 2018 年國內的慢性腎臟疾病就醫人數達 36 萬 4 千人,接受洗腎治療者共超過 9 萬人。而台灣器官登錄中心的資料顯示,台灣等待腎移植的人約有 7 千名,但是每年約只有 200 名可以獲得配對相符的腎臟捐贈。 而且能夠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還需要符合已進入規律洗腎的條件,才能夠至腎臟移植門診登記換腎!

    在美國接受接受治療的末期腎臟疾病者將近 75 萬,全球共有 200 萬人,在末期腎臟疾病的治療上,除了接受透析治療外,腎臟移植也是另一項選擇,但是面對腎臟疾病的發病率的快速增加,導致腎臟移植的需求大增,導致供不應求的情形。截至 2016 年為止,在美國,可移植的腎臟僅有 2 萬 1 千個,但是等待換腎的名單將近 10 萬人。 普遍來說,腎臟移植都面對到供不應求的限制,為了患者提供多一項的選擇,有許多研究團隊紛紛投入相關的研究。

    在 2019 年底,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及范德堡大學醫院共同合作的「腎臟計劃(Kidney Project)」傳出了好消息,讓治療慢性腎臟病的技術跨近了一大步! 身為計畫主持人之一的羅伊博士(Shuvo Roy)表示,這是第一次將人工腎臟植入豬的體內,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排斥或血栓等情形,而且還能維持腎臟該有的功能,而且這顆人工腎臟大約只有撲克牌大小,對於團隊來說是一項重大的進展。 在此計畫的臉書專頁上,計畫主持人菲塞爾博士(William H. Fissell)及羅伊博士表示,人體實驗將於 2020 年開始,初步試驗會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范德堡大學醫院進行,如果實驗過程沒問題,將會展開全球性的臨床試驗。

    「腎臟計劃(Kidney Project)」所開發的植入型人工腎臟包括以下 2 個部分,並且可連結人體的動、靜脈和膀胱: 1. 血液過濾器 該系統讓血液穿過奈米大小的矽膜,達到去除血液中的毒素。 2. 生物反應器 其中包含培養的人腎細胞,目的在執行其他腎臟功能,可以維持足夠的體液量和血壓,並調節體內鈉含量,並產生必需的激素。 在美國腎臟病學會腎臟週會議上,羅伊博士表示「為了尋找避免移植後出現的排斥情形,患者需要終身使用免疫抑制劑是不可獲缺,但這些藥物會讓患者暴露在感染及其他的副作用風險,而且也會對植入的腎臟細胞造成傷害。」 所以研究團隊精心設計的生物反應器原型,不僅避免了患者需要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問題,並且也避免了會造成肺栓塞或中風的血栓產生,無疑是植入型人工腎臟研究最重大的發現,也對於病...

  3. 2024年2月29日 · 美國《新聞周刊》與「Statista」公布2024年全球最佳的250家醫院,台灣僅有台北榮總上榜,位列第218名,而台大醫院則未擠入前250名醫院,而全球排名前5名醫院都在北美洲,第1名為美國梅約醫學中心。 根據2024年全球最佳的250家醫院評比,其中涵蓋全球30個國家地區的2400間醫院,標準包括對醫學專家及管理人員的調查、病人滿意度、品質指標等進行篩選,台灣醫院也是競爭激烈。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台灣35間醫院競爭激烈僅1間入榜. 台灣共有35間醫院參與評比,排名5分別是台北榮總、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台中榮總、高雄長庚等醫院,其中台北榮總擠進前250名醫院,而南韓17間醫院入榜,其中4間進入全球前50名,表現亮眼。

  4. 2020年9月22日 · 細胞療法「三道失衡」發展陷僵局!. 秘心吾博士用「自動化」改寫市場. 2018 年 9 月,衛生福利部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管理辦法》(特管辦法),納入了 6 種細胞治療項目,期望台灣的細胞治療能在國際間彎道超車。. 如今特管辦法通過 2 ...

  5. 2024年1月11日 · 美國運動醫學會 2024 年的調查涵蓋了 45 種可能的健身趨勢,分為八個類別,並根據 1(最不可能成為趨勢)到 10(最可能成為趨勢)的評分進行排名,除了蟬聯榜首的穿戴式科技持續熱潮,也有不少空降前 10 名的新趨勢出現。

  6. 2019年8月14日 · Posted on 2019 年 8 月 14 日 by 林以璿. 腦是人類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腦幹、大腦以及小腦分別掌管著生命、意識以及平衡等關鍵要素。 然而,腦部卻是許多癌症轉移的位置,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因為壓迫到神經等原因,危機生命。 不過,腦部手術的危險性高,且腫瘤位置可能較深,因此如何精找到病灶,並精確治療,是腦部治療的重要方向。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表示,三種最常見的腦瘤分別是腦轉移瘤、腦膜瘤以及聽神經瘤。 腦轉移瘤指的是有其他器官轉移的腫瘤,放射腫瘤科醫師呂紹綸補充,腦轉移瘤大約佔了腦瘤的一半,最常見的轉移是來自肺部,目前有許多新晉療法可以延長肺癌患者的壽命,而壽命越長,透過血液轉移至腦部的風險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