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4日 · 華航機師罷工全記錄. 2019.2.14 最後更新. 2019年2月8日是台灣航空運輸和勞權抗爭歷史的一天國外稀鬆平常的航空業罷工首度在台灣上演過去3年機師工會2度通過罷工投票控訴華航疲勞航班人力窘迫升訓制度不夠透明打壓本國機師工作權及工會會員甚至薪資結構也不如長榮航空而爭取與資方簽定團體協約」,前後開了18次會議都無進展更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們決定展開行動選在大年初四正式罷工

  2.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分會選在大年初四2月8日凌晨宣布清晨6時起正式進入罷工許多旅客措手不及外界支持聲與罵聲齊發華航長年未重視及改善機師航班過勞調整薪資待遇機師工會3年內3度高票通過罷工投票這次協商破裂後仍無可避免讓台灣史上首次機師罷工事件上演。 但勞動法專家直言,台灣航空業的勞動改革落後鄰近韓國10年之久,合法罷工是勞工權益,透過華航機師罷工事件,更是深化勞動觀念的機會教育,政府和企業應都要拿出智慧謹慎處理。 以華航機師為主的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以下簡稱工會)5年前成立, 2015年4月即以88%同意票通過第一次罷工投票,當時訴求為改善外站津貼和服務年限規定等;華航立即出面協商,也同意工會部分訴求,並表示其他訴求可留待後續團體協約再來談,成功化解第一次機師的罷工危機。

  3. 2019年2月11日 · 勞基法雖無規定雇主可因罷工而終止僱傭關係機師工會與華航協商過程一度對此有爭執但最終交通部裁定罷工期間僱傭關係仍存在華航僅能於罷工期間暫時停止薪資外站住宿交通費及相關福利事項等相關給付

  4. 2019年6月24日 · 華航和長榮都是上市公司股東依法選出董事董事再選出董事長不過半國營的華航過去董事長多是政治任命」,今年初機師罷工後府院高層主導下撤換罷工事件處理不佳的原董事長何煖軒

  5. 二度交鋒,疲勞航班再破局. 機師工會參與罷工人數攀升至622人,達到最高峰。 勞資雙方在交通部折衷協調下終於在下午5時展開第2次協商雙方仍在飛時和執勤時間上未達成共識華航對於工會所提超過一個航段7小時就得3人派遣的要求仍表示因成本考量無法接受4小時後宣告二度破局第1項訴求疲勞航班經兩次協商僅達成部分共識。 支持罷工的工會成員、反對罷工的華航員工傍晚於交通部場外對嗆,劍拔駑張氣氛到最高點,交通部前架起封鎖線避免雙方衝突,直到協商結束,工會都還有數十位機師在場靜坐聲援。 ※詳細報導: 疲勞航班派遣條件再卡關,華航與機師協商二度破局. ── 【2/12:累計罷飛114hrs】 隔空放話,「凌晨協商+直播」首度成真.

  6. 2018年6月21日 · 2018.6.21 最後更新. 2年前華航空服員發動合法罷工不到24小時針對勞方提出的7點訴求勞資雙方立即達成協議。. 有人說,這是一場「美麗」的戰爭,也有美麗的結局。. 但2年後看,事實是如此嗎?. 當時7點協議有1項未如實執行工會與華航正在 ...

  7. 2018年6月21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法律戰華航的利器工會的死胡同華航空服員罷工之前空服員職業工會幹部洪蓓蒂蘇盈蓉沈家源張書元都曾被懲處停飛不過當年的停飛四劍客很快速就恢復了原職相較之下罷工後這兩年內已有6名幹部被懲處另有2名幹部被約談。 原本寄望以法律還己公道的工會,反而陷入泥淖⋯⋯.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