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24日 · 日期:2018 年 10 月 24 日 作者: 盧映慈. 對於正在抗癌的癌友來說,能有親朋好友的陪伴,對於心理上的支持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但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永長欣診所院長謝瑞坤醫師說,「最大的伴侶,是你的醫師,如果你的醫師不想跟你成為伴侶,你才真的要擔心! 癌友們不只需要治療,還需要回到「正常生活」的協助. 謝瑞坤說,對於癌友來說,跟醫師之間要是互相信任陪伴的關係,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如果你對伴侶東挑西挑,誰會想當你的伴侶? 如果把權力都交給這個伴侶,三不五時打電話過去,天啊,醫師如果累死了,你也沒好處啊!

  2. 2021年10月7日 · 為病逝弟弟投入糖尿病研究!. 蔡世澤見證台灣 40 年糖尿病治療發展史. 日期:2021 年 10 月 7 日 作者: 盧映慈. 不管到哪裡都笑臉迎人嗓門不大但精神奕奕不刻意輕聲細語卻讓人如沐春風。. 蔡世澤走過台灣糖尿病治療的四十年從當時黑暗中的摸索 ...

  3. 2021年2月3日 · 我該選擇哪一種手術? 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洪基翔則說,一般來說能不能保存肛門或直腸,還是要看癌症走到第幾期,如果還在最早期,腫瘤沒有侵犯到其他部位,甚至可以直接從肛門進行手術,就不需要開腹大動刀,恢復的速度也可以比較快。 常見的大腸直腸癌手術方式有 3 種,包含傳統開腹手術、一般腹腔鏡手術,還有使用機器手臂的達文西手術。 傳統開腹手術. 傳統的大腸直腸癌手術,是從腹部開刀,將腸道拿出來切除腫瘤。 不過因為骨盆腔很狹小,所以常常會有一些死角的部分看不到。 洪基翔說,這種手術的缺點就是,不只是協助開刀助手,連主刀的醫師都不見得看得到全部的腫瘤位置、腫瘤邊界,所以很依賴醫師的經驗。

  4. 2023年3月9日 · 卵巢癌三大檢查方式. 做婦科檢查要注意什麼? 若為進行經陰道或婦科超音波檢查,建議避開生理期間,婦科檢查台具固定高度,若身體活動移位有困難者,應事先告知。 而患者在手術治療前,應接受詳細的檢查以排除遠處器官轉移的可能性,手術前應簽署同意書並完成術前檢查,手術前一天晚上 12 點前可吃軟質易消化食物,如稀飯、麵條等,12 點後開始禁食、禁水。 此外,入手術室前須將身上飾品、假牙、內衣褲、指甲油、臉妝等卸除。 卵巢癌需要開刀嗎? 化療有副作用嗎? 說明四大治療方法. 卵巢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以及追蹤治療。 1. 手術治療.

  5. 2023年7月12日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吳銘芳指出,卵巢癌是一種很特別的癌症,並非卵巢本身組織細胞發生癌變,主要是來自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可欣表示,卵巢位於骨盆腔中,通常腫瘤需要大到10 公分以上,才能從腹部摸到;或因壓迫到腸胃,導致便秘、脹氣、腹痛、食慾不佳等問題就醫、檢查,才知道是罹癌,因此,絕不要輕忽任何腸胃症狀。 可欣進一步說明,卵巢癌的症狀常與其他腸胃道疾病混淆,使得卵巢癌的防治至今仍十分困難,且不像子宮頸癌,已經知道是人類乳突病毒 (HPV) 所造成的,實在是防不勝防。 卵巢癌初期極難診斷,當腫瘤大到壓迫到腸子或膀胱時,會引起便秘或頻尿;如果壓迫到神經時,則會引起腰痛、腹痛、坐骨神經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6. 2021年9月9日 · 本衛教訊息由諾華協助刊登. 台大醫學院婦產科魏凌鴻教授提醒,晚期卵巢癌的復發率高,患者應盡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文 / 陳美蓉 圖 / 胡家芸. 延伸閱讀: 症狀像腸胃病! 難發現的「卵巢癌」症狀、分期一次看懂. 檢查出卵巢癌,我有什麼治療方式? 症狀像腸胃病! 沉默的女性殺手「卵巢癌」

  7. 2020年9月22日 · 目前已知平腦症是因為「基因突變」所造成,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金吾博士說:「大腦在發育時,神經細胞需要移動到大腦表面(皮質),這個過程需要很多基因來調控,當這些基因出了問題,神經細胞無法移動到對的地方,就會引起大腦的皺褶無法正常發育,而產生平腦。 」神經細胞移行的過程中,只會出現在幼兒還在發展大腦的時候。 在臨床上有一名小佑的個案,今年已經20歲,出生時跟其他小孩沒有什麼很大的差別,但是媽媽發現他的語言能力似乎發展的比較慢,到一歲半還只能講一兩個單字。 在3歲及4歲時發作兩次熱筋攣,8歲時確診有癲癇症,經過檢查才發現是「平腦症」。 平腦症患者在灰質部分相對平滑. 產前基因篩檢避免罕見疾病上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