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蔣中正對台灣的影響 相關

    廣告
  2. 專業高價收購蔣中正等名家字畫、手札、信函,可到府鑑定! 專業鑑定、誠信交易,老字號信譽保證,歡迎洽詢!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6日 · 觀點:蔣介石在台灣留下的記憶烙印. 威克. 台灣媒體人. 2017年11月6日. V CHAN. 中國對蔣介石的記憶可能是北伐、抗戰還有被毛澤東打敗逃到台灣 ...

  2. 蔣中正的一生與中華民國的發展歷史關係密切,本展透過呈現蔣中正參與革命、東征、北伐、抗戰、以及戰後遷臺統治、折衝國際外交事務等相關文物、檔案、照片等資料(以中正紀念堂原「文物展視室」展品及 「蔣中正總統與臺灣」特展相關資料為基礎),提供

  3. 2021年11月22日 · 文化部近期推出「蔣中正總統與台灣」特展,透過文獻與資料,呈現不同面貌的蔣中正。. (李欣恬攝). 關於轉型正義,移除蔣中正銅像,是不是 ...

  4. 2015年6月14日 · 統治中國大陸近20年後,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後帶領 中華民國政府 和 中國國民黨 遷往臺灣 ,並在復任總統後於 臺灣 進行 統治 ,直至1975年過世 [10] :456 。 稱呼 [ 編輯] 家庭背景 [ 編輯] 蔣(右)、元配 毛福梅 (左)、母親 王采玉 (中)與 蔣經國 (前) 主條目: 蔣中正家族. 清朝 光緒 十三年 農曆 九月十五日( 公元 1887年10月31日),蔣生於 浙江 奉化 溪口鎮 武嶺 玉泰鹽鋪 樓上 [13] :70 。 蔣自稱是 後梁 明州 評事 蔣宗霸 及 宋代 光祿大夫 蔣浚明 後人 [31] :2 。 曾祖父蔣祈增,字懷盛;祖父 蔣斯千 ,字玉表;父親 蔣肇聰 , 齋號 肅庵,或字肅菴;母親 王采玉 [13] :70 。

    • 反攻之夢
    • 偉人不再
    • 歷史評價

    在「神格化」的1950還有60年代,官方把蔣介石塑造成是要帶領大家「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的「大時代舵手」、宣揚的是蔣介石曾經領導北伐、統一中國。他還是領導「四萬萬同胞」打贏抗戰的「民族救星」、「世界的偉人」。 這些對隨著他來到台灣的外省人而言,那是刻骨銘心的的深切記憶,但是對「抗戰勝利」之後被「光復」的台灣本省人而言,對蔣介石政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二戰結束之後不久,台灣就發生了「二二八事件」,許多台灣籍的精英在隨後的鎮壓和「綏靖」行動中失去了生命。這種下了日後台灣反國民黨的種子,國民黨政權在1949年「播遷」來台,台灣進入的是另外一個類型的統治,也就是現在所稱的「白色恐怖」。 後來國共戰火越來越熾烈、台灣雖未被戰火波及,但是徵糧、加稅以及後來的台幣改革重創了台灣的經濟。隨著國民政府逃難到...

    台北市郊山頭上有一個墓園,這個墓園曾經湮沒在高高的雜草中,不為人知。墓園中每個小小的墓碑之下埋葬的就是一個在「白色恐怖」中遇害的死者。他們當年都是因為與「匪諜」相關的罪名而被處決,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遇難者都埋骨於此,有許多但是人數不詳的遇難者遺體是經由其他的方式被處理。 這段「白色恐怖」和台灣的戒嚴時間重疊。台灣戒嚴總共38年而蔣介石執政就佔了其中的26個年頭,自然當後世對當年台灣戒嚴時期究責的時候,矛頭就指向了蔣介石,而資料與紀錄常年地被封鎖或者散失,也讓蔣介石的罵名繼續。 例如「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的所謂受害者,的確是有所謂的「匪諜」,但是被無辜株連的人數更多,導致相關單位對公開史料和紀錄有所遲疑,而國民黨所描述蔣介石領導北伐、抗戰等等所謂的「豐功偉業」,在台灣找不到痕跡,在台灣和他相關...

    台灣民主化之後,許多調查都認為蔣介石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向來是負面多於正面,但是現在的台灣人大概有將近三分之一以上沒有經歷蔣介石的統治,對蔣介石的認識大多是來自書本和長輩的口耳相傳。 也許出於當時的時空背景,蔣介石在台灣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國民黨曾經形容的「必要之惡」,不過到了「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不再是「國定假日」的今日台灣,即便是早已作古的蔣介石也必須為當年的一切而面對歷史的批判、付出代價。 位於台北市行政中樞地區的中正紀念堂,每到選舉的時候就成為反國民黨勢力攻擊的目標。現在民進黨再度上台執政、大力推動轉型正義,蔣介石的歷史地位也再次受到挑戰,拆銅像、去「蔣公」的行動屢見不鮮。 也許蔣介石生前從未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會從「偉人」種種跌落,成了他生前苦心經營的國民黨前所未有過的重擔,而留給台灣的...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11月2日 · 這本紀錄了1948年至1954年間,國民政府決定遷台關鍵時刻的日記,如何揭露故總統蔣中正的中美關係觀察? 為何他慨歎在國防上難合作? 另外,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如何解讀尚未出版的823砲戰時期日記?

  7. 陳誠在大陸情勢逆轉關鍵時刻,整編來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劃地方自治;是蔣中正以外第二號人物,對台灣社會與經濟具有深遠的影響